三十年,浦东勇当创新发展先行者

尚文超 陈慧娟 总143期 2020年 11月号 特别策划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从外滩隔江眺望,上海陆家嘴金融城的摩天大厦勾勒出浦东美丽的天际线。这里的最高建筑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30年前,这里的最高建筑是东昌路消防瞭望塔,高24米,两者相差26倍。2019年,浦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734亿元,是1990年(60.24亿元)的211倍。

如果为这对有形和无形的“最萌身高差”寻找成因,“开放”必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答案。

以开放基因为浦东注入发展动能

30年前,面对改革开放如何突破的关键抉择,党中央、国务院打出了开发开放浦东这张“王牌”。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在总结浦东经验时说:“开放是浦东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最大特质。”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外资保险公司……诸多让当时的中国人感到惊讶的第一都在浦东诞生。浦东的开发开放从一开始就在“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的期待中起步。

1992年,一家日本公司——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获批在上海原外高桥保税区注册成立,这是外高桥保税区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那时我还不相信浦东地区开放那么快,那么先进。”公司总经理森常隆见证了浦东开发开放的坚定和不可思议的速度。

摩天大楼拔地而起,金融中心加速成型,外资企业纷至沓来,跨国公司总部相继入驻……

30年来,浦东吸引外资1029.5亿美元,聚集170个国家和地区的3.62万家外资企业、35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全球500强企业中346家在浦东有投资项目。

当目光放眼全球,对标国际高水准,浦东将开放投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浦东率先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制度体系,形成了一批基础性创新。

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后,浦东率先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等关键领域金融改革。

可以看到,开放在浦东经济社会发展大战略中的地位和分量。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放”已内化在浦东发展理念的基因之中。

在上海市委党校理论创新工程首席专家胡伟看来,浦东开发开放30年,之所以能够实现天翻地覆的历史性跨越,根本就在于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实现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敏锐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切实贯彻了邓小平同志“要把进一步开放的旗帜打出去”的战略意图。

以制度型开放为全国创造经验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制度型开放”被首次提出。会议要求,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当前,开放的内涵外延正在发生变化。有媒体报道称,全球多个贸易谈判的主要方向,已经由关税、股比限制等准入的“边境”领域,逐渐转向知识产权、环境、政府采购、竞争中立等“边境后”领域。

与开放初期一定程度上依靠低成本或者优惠政策来形成吸引效应不同,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必须依托制度型开放。

“实现全方位、全领域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实现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的关键提升,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我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制度支撑并积累经验。”胡伟认为。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支持浦东在改革系统集成协同高效、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造经验。先行先试的浦东,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政府职能转变、贸易投资、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加快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

浦东近年推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由贸易账户、“证照分离”“一业一证”“六个双”政府综合监管等一批基础性制度和核心制度创新,55个扩大开放全国首创性项目在浦东落地,328项制度创新向全国复制推广。

3月,国内首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摩根大通证券落户浦东,进一步表明了外资金融机构对浦东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的认可。

摩根大通证券(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朴学谦对此有切身体验:“在浦东,我们感受到政府对外资机构的重视和务实的作风,我们对浦东有了越来越大的信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

浦东的试验与探索,无疑对上海以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乃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战略意义。

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挂牌成立,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在浦东全面铺开。

3个月后,特斯拉Model3电动汽车从临港驶出,向全球展示了选择临港之后的“特斯拉速度”。这一年,临港着力改革审批审查制度,完善“一网通办”,致力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顾长石信心满满:“临港不会止步于‘特斯拉速度’。”

11月4日,第三届进博会如期举办。这给困境中的全球经济注入了极大的信心和能量,对促进贸易投资、推动经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全力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的浦东,一方面在政府职能转变、贸易投资、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加快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另一方面,国际规则尚未形成广泛共识,而浦东在已经具备参与塑造和引领国际规则能力的领域,加快形成规则体系,为世界规则制定提供“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学良认为:“作为上海自贸区的实际承载区、‘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区,浦东有基础、有能力、有责任积极探索、率先作为,助力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今年以来,中船集团、中化集团、民生证券、开市客等央企、外企、民企总部接连在浦东落地;沃尔沃建筑设备把亚太总部从新加坡搬到浦东;世界最大的工业软件提供商达索系统也把亚太总部从日本搬到浦东。

目前浦东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总量已达350家,占上海总量的46.2%。张学良说:“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总部,将成为浦东构建辐射国内外全球供应链枢纽、高质量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重要载体。”

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浦东号”航船扬帆再出发。“面向未来,浦东将奋力打造新时代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引领示范区;面向全球代表国家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面向当下率先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勇当标杆、敢为闯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努力在新发展阶段走在前列,奋力创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奇迹。”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说。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