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时代消费,消费券能否救市?

综合 总136期 2020年 4月号 经济纵横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4月19日,武汉市第一期消费券通过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准时投放。在首批3000万元消费券中,最受欢迎的是超市类消费券,仅仅45秒之内就被抢光。不难看出消费券受欢迎的程度。

 

商务部数据显示,自今年3月以来,已有浙江、河北、江西等多个省份组织发放了各种形式的消费券,激发了民众的消费潜力,在短期内带动消费回补,取得了积极成效。随着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如何促进消费需求回补、释放成为重要课题。消费券的使用,正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让消费“热”起来

 

当人们终于能够走出家门,消费季的启动和消费券的发放传递着一种欣喜。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重庆渝中区向市民狂撒“红包”,约50家商业综合体和景区景点、500家商贸文化旅游企业和5万个餐饮、零售、休闲娱乐商户派发千万元微信电子消费券……以吸引消费者旅游观光、进店购物、逛街消费。而在全国,南京、济南,宁波、深圳、杭州等许多地区最近都派发了消费券,包括咖啡券、购物券、美食券、酒店券、图书券等。

 

在重庆网红景点洪崖洞的一家餐厅,市民刘先生说:“一顿饭100多元,用上这个券,对我们来说肯定是很划算的。如果没有这个券,我们可能就自己带吃的了。”

 

有研究表明,消费券对消费的额外拉动作用在10%—40%之间,即相比于没有发放消费券的情形,发放100元消费券后,能够多带来10元—40元的消费。

 

“政府发放消费券,我们肯定是非常欢迎,虽然这个券是补贴给消费者,但是最终还是我们商家受益。”重庆秦妈火锅负责人李杰如是说。

 

重庆工商大学莫远明教授坦言,消费是整个经济循环的起点,也是终点。如果居民消费持续稳定增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就能帮助企业将生产转化为效益。由是观之,提振消费成为城市恢复“元气”的一大关键。

 

 

很多城市都已积极参与到这场经济复苏之战中,通过发放电子消费券鼓励“码”上消费。

尽管各地消费券发放主题各异,但殊途同归。从各地消费券适用场景来看,不同地区的确存在差异。例如广西消费券不仅扶持线下商家,还支持线上广西本地企业。佛山消费券则主要扶持餐饮、住宿、景区和美容美发等行业的线下实体商铺。南京消费券既可用于餐饮,也适用于书店、健身场馆。

 

有关专家指出,消费券“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已经被证明。远有1999年日本发放“地域振兴券”缓解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近有2009年杭州以9.1亿元的消费券换来了1:1.3的拉动效应。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改变商业形态。疫情期间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最终会得以释放,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新商机。正如一位重庆市民所言:“1个多月没逛商场了,听说最近优惠力度大,赶紧来添置一些,要打扮得美美的,不负春光。”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服务业处处长陈丽芬研究员表示,餐饮、零售等行业最先受到疫情冲击,而发放消费券有利于激活处在休眠期的消费,让消费“热”起来,加快消费回补,刺激需求。

 

消费券释放乘数效应

 

消费券让老百姓切身获益,对商家而言则是难得的商机。面对消费券带来的需求释放,很多商家纷纷加入促销队伍之中。有的商家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以充分享受消费券带来的流量增长。还有的商家主动推出自己的专属消费券,同样收获良好反响。

 

多点Dmall合伙人刘桂海介绍,企业根据不同内容进行的优惠消息推送,通过微信、多点App、短信等渠道,根据会员画像,分人群属性、分时段、分地区,精准触达消费者,以撬动更高的销量。3月底以来,多点Dmall联合宝洁、雀巢、联合利华、伊利、乐事、物美、中百、建行龙支付、招行等合作方,共同发放“优惠消费券”并以直减、折扣、满减等形式进行补贴,预计最终补贴高达1.2亿。

 

中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杨畅认为,通过实名制数字化生活平台方式发放消费券,能够实现精准投放,为企业“造血”。杨畅说,一方面,支付宝实名制发放能够切实防范消费券被冒领的风险,使得政府补贴落到实处,真正让小微企业获利。另一方面,大型数字生活平台覆盖面广,根据各地政府不同需求选择相应行业进行扶持,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推动消费需求修复,有利于带动企业经营恢复。

 

从各地政府公布的数据来看,叠加“长假经济”,通过支付宝等平台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已经呈现出“乘数效应”。

 

据杭州日报报道,截至4月6日16:00,杭州已兑付第一期电子消费券政府补贴1.45亿元,带动消费18.05亿元;已兑付第二期电子消费券政府补贴5736万元,带动消费4.21亿元。相较于4月3日的带动消费数据,小长假三天杭州消费券带动消费增长了7亿元。

 

同样,郑州也出现消费回暖的迹象。据郑州日报报道,郑州市第一期发放的5000万元消费券已于4月3日10点开始发放,150秒便被申领完毕。截至4月5日10点,消费券已累计核销1152.4万元,带动消费金额1.28亿元,杠杆率达到1:11。

 

消费券充分释放了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同时,数字化时代的消费券能够更加精准地投放到政府想扶持的行业。公开资料显示,杭州、郑州等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呈现线下客流回暖的现象,有的已经释放出10倍以上的“乘数效应”。支付宝披露数据称,全国已有超千万线下商家受益于消费券,其中9成以上为中小微商家。

 

仅靠消费券政策还不够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龙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借助电子支付平台发放消费券,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节约成本、缩短链条、更加便捷;二是更好地与需求匹配;三是防止冒领、提升发放的安全性。陈龙说,发放消费券会对当下经济恢复、改善民生起到直接重要作用,对防止失业潮起到间接作用。

 

有专家指出,从以往经验来看,消费补贴政策一般在短期内都会带动消费增长出现新高。特别是在消费券重点支持的领域,短期内会出现消费快速增长的局面。但另一方面,促进消费增长要把长期安排与短期措施相结合。要真正拉动内需,还需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增加居民收入,减轻国民负担,加强国民消费信心。这意味着促消费、扩内需将是一场“持久战”,仅靠消费券政策显然不够。

 

莫远明认为,首先,由于消费券是财政买单,而财政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地进行支付。其次,消费券的发放和使用可能会挤出原本就存在的必需消费,省出的金额则相应地转成储蓄,使得刺激消费的作用大打折扣。所以,消费券不能盲目大规模发放,而要基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落实,以防止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加。政策应向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特定人群倾斜。

 

目前,消费对于国民经济已具有压舱石的作用。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7.8%。

 

为此,专家建议,各地应切实帮助商贸企业全面复苏,减少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鼓励引导各大商业地产业主减租减息,落实供电优惠政策,为商家提供便利的经营方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凝心聚力发展夜间经济,使城市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业火起来、经济旺起来。短期内先为受灾严重的企业纾困,长期完善消费制度、优化消费环境,定能跨过疫情这道坎。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