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 暴雨管理打造成城市品牌

董彩霞 总119期 2018年 10月号 城市经典
5年前,哥本哈根遭遇了一场史上罕见的暴雨。第二年,哥本哈根出台了暴雨管理规划,暴雨管理规划的理念很简单,即气候适应并非坏事,雨水并不等于废水。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当地时间2016年7月11日,经过一年半的修缮,哥本哈根的圣·安娜广场重新向公众开放了。
       圣·安娜广场是丹麦首都的著名地标之一,广场狭长,一直延至新港。如今扩宽了街心公园,安置了休闲设施和儿童游乐场。但不惹人注目的变化细节是,两旁新栽的树间,每块绿地都呈下凹式;路面用花岗岩或厚木板铺成,耐用、美观,更重要的是渗水。
       这是目前哥本哈根正在建设的气候适应型项目之一:一遇暴雨,下凹式绿地便起到存储雨水作用,雨水通过绿地下面的管道,一直流到海里。按设计,这个项目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暴雨,总投资额为7亿丹麦克朗(约6.9亿人民币)。
       这仅是这座海港城市庞大规划中的一角。2011年,哥本哈根出台气候适应规划,2012年,又出台暴雨管理规划。根据市政府去年底的消息,300个相关项目又得到了批准,将在未来20年-30年内完成。
       按此宏大蓝图,哥本哈根未来将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暴雨。而这一宏愿,恰恰来自7年前的一场史无前例的暴雨。

社会大讨论
       时钟拨回到2011年。当年7月2日,哥本哈根遭受了史上罕见的暴雨袭击,不到3小时,市区降水量就达到了150毫米,这相当于哥本哈根两个月的平均降水量。尽管没有因此造成人员伤亡,但这次暴雨是丹麦自1872年建立气象学院以来有记录的最大一次暴雨。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间,哥本哈根经历了三次暴雨。2009年,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15次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很多科学家就已预计未来100年间,气候变化将导致更多的夏季暴雨等极端天气现象。正如一个丹麦工程师所说:“不用再问气候变化何时才来,它已经到了。”
       这类发生在城市里的极端天气,中国人已不陌生。2012年7月21日,北京亦遭到了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79人因此丧生。城市内涝成了挥之不去的城市病。而2016年,异常的大暴雨再次考验中国各大城市。
       熟悉的场景在哥本哈根上演。公共交通中断、电视中断、电话中断、下水道中都是死老鼠、空中泛着湿气和霉气、垃圾无法处理、救护车和救火车难以抵达目的地。哥本哈根的一家大医院里的设备遭水浸,不得不让急诊室的病人回家……
       2012年,丹麦国家电视台第二频道援引保险公司消息称,此次暴雨造成的财产损失达到了48.8亿丹麦克朗。丹麦保险公司组织“保险和养老金”副主任托本·W·伽内说:“保险业当然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但我们必须一起面对挑战,尽快地制定全国性的气候措施……”
       这迅速演化为一场全社会的大讨论。最强暴雨的两个月后,丹麦环保部自然署气候适应研究中心邀请了首都大区的市政委员会,召开研讨会,介绍气候适应措施,交流对这次暴雨的看法。类似的研讨会相继在丹麦其他大区陆续召开,如哥本哈根市能源处的“暴雨——我们怎么办”会议,丹麦工程师协会的“以蓝色-绿色措施来处理城市雨水”会议。
       次年,国会举行了如何应对未来暴雨的讨论,政界、企业界、保险业及建筑业的代表到会,环保部长和哥本哈根市长分别作了发言。从2011年秋至2012年夏,类似的会议在丹麦全国各个阶层相继召开。
       而在2012年预算上,哥本哈根开始砸下重金。除了执行业已开始的气候适应规划之外,哥本哈根市政委员会对应对暴雨做了1亿丹麦克朗的专项拨款。同时,国会从当年预算中拨出1080万丹麦克朗,组织了一个专门的气候适应行动委员会,帮助市政府制定规划。气候适应行动委员会在行政上隶属环保部自然署,第一项工作即是制作丹麦未来气候变化风险的数据模型,并提出对策。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哥本哈根市政府于2012年颁布了一项暴雨管理计划。这项计划跨度为20年。
       哥本哈根市政府的官方网站上每天都向大家通报各类消息,并征求民众意见。有时遇到新的市政项目,如修新街心公园或是小区改造,市政府便在网上发通知,邀请大家前去市政厅观看规划,和市政府官员、设计师当场交流。这种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帮助设计师形成方便公众的设计方案。

资金来自水费提价
       哥本哈根暴雨管理规划的理念很简单,即气候适应并非坏事,雨水并不等于废水。通过雨污分流,不仅可以利用雨水,还省去大量铺设地下管网的费用。据哥本哈根市有关部门计算,若是用传统的方法,即拓展地下管网,将需要比暴雨管理计划更多的资金。
       这一规划是2011年气候适应规划的延伸,它的特点是将哥本哈根市内各区域按未来洪灾风险程度进行划分,并提出对应步骤和实施计划。
       市政府首先对整个哥本哈根大区做了洪涝风险调查,依据数据分析制成地图,作为前期规划的重要依据。市政府技术与环境署将从2016年起,每年根据4个标准确定哪个新项目上马。这4个标准是:暴雨的风险程度、项目的难易程度、新项目与其他城市发展项目是否有连带关系、新项目是否可以帮助改变某一地带的整体面貌。按目前的情况预计,每年将上马15个新项目。
       具体做法是将雨水的地上处理和地下处理结合起来。市政府计划了4大项工程,即沿洪水易经线路,铺设管道将水导入湖中或港口;道路沿途建蓄雨池;利用公园或人工湖蓄积大量雨水;街面设绿地吸收部分渗水。工程将耗时7年-9年,目前第一个项目已经开工。
       暴雨管理规划所提出的治理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城市现代化前雨水自然循环的规律,不同的是它加强了水的地面利用,可以较容易地找出问题点,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洪涝带来的损失。
       例如,雨水的地上处理意味着几乎所有街道都要具有渗水功能。街道将按其各自的特点,分成不同类别:除了机动车道仍用沥青路外,根据需要,专门建立一批具有蓄水功能的街面或建筑物之间的水池;挖低现有人工湖,增大其存水量;人行道和街角地带去掉沥青,改为石板和石块混铺。
       这一庞大规划的资金主要来自水费中的废水处理提价。有些项目位于私人占地,市政府则建立公私合作项目,圣·安娜广场就属于此类。
       从社会经济效益来讲,按哥本哈根市政府2015年11月的估算,未来75年间,对于一个拥有170平方米房产的哥本哈根家庭来说,每年最多多交1375丹麦克朗的水费。市政府特别强调,若不采取措施,按照保守计算,哥本哈根将在下一个百年之内付出160亿至180亿丹麦克朗的损失。2011年-2013年的哥本哈根暴雨损失就达到了60亿-90亿丹麦克朗。
       从制定到执行哥本哈根暴雨管理规划,这个国家有一个很强的传统优势,即跨部门、跨行业及公私间的协作。治理洪灾,看上去只与水务部门、废水处理部门相关,但它实际上涉及道路、水务、公园、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

将暴雨管理做成城市品牌
       2014年,哥本哈根市被欧盟评为“欧洲绿色首都”。实际上,哥本哈根已在利用气候适应和暴雨管理来打造城市品牌。
       近两年来,哥本哈根的暴雨管理规划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欧盟最近在其官方网站上,详细介绍了哥本哈根这一规划;美国纽约与哥本哈根于2015年下半年签订了气候适应协议;比利时第二大城市安特卫普2016年4月派代表团,到哥本哈根学习暴雨管理经验;英国伯明翰市尤其注意丹麦跨部门、跨行业及其公私间合作关系,认为这种多方合作关系对有效执行任何已定方案起到了巨大作用。
       而合作精神也许就是丹麦人成功的密码。以圣·安娜广场项目为例,参与项目的不光是哥本哈根市政府,还有皇家剧院、哥本哈根市政委员会、Realdania基金会和首都大区供给公司等。
       2016年7月11日,丹麦电视台采访了丹麦首都大区供给公司总裁拉斯·特克尔森,他说:“五年前的水灾要是发生在今天,我们的对付能力已经提高了30%。”
       他提到,哥本哈根市政府已实现了第一步计划,即改造现有的公园和操场,建设下凹式绿地来收集雨水。这是相对容易实现的目标,目前暴雨管理计划进入了“困难模式”阶段,即改造现有的地下管线,实现雨污分流。这样暴雨来临时,不会给下水道带来过大压力,造成污水泛滥。据拉斯·特克尔森预计,丹麦还要10年-12年才能实现预定目标。“到那时,再碰上2011年7月2日那样的暴雨,我们就能避免其70%-80%的损失。”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