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歌者 人民的画家

——单应桂的艺术人生

宋庆文 刘霞 总115期 2018年 6月号 文化长廊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1933年9月30日,单应桂出生于济南大明湖南岸的一个教书世家。她的外祖父张步月曾任山东师范讲习所所长,1913年创办济南竞进女子学校,是当时教育界的名人。单应桂的母亲、舅母也都在该校教书。世代教书又创办了名震一方的女子学校,张家的声誉在当地有口皆碑。单家同样也是书香门第,单应桂的祖父是个清末解元,一生从事教育。单应桂的父亲半工半读获得了高等文官的资格。清风明月书声悦,书香满门益身心。单应桂在两个家庭的熏陶下,将淳朴正直的家风、为人师表的品性以及深厚的文化涵养融入进了生命。

探索的根
1949年,不满16岁的单应桂离开了女子师范学校,走上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成为山东新华书店编辑部的一名美术编辑。在这里,她度过了7年的青春岁月,不仅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她的精神世界。
单应桂放飞艺术生命的天空,是在中央美术学院。1956年,单应桂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深造,在她就读时,中央美院正活跃着一批享誉国内外的艺术大家。当时的中国画系主任是叶浅予,教山水的是李可染,教人物画的是蒋兆和,教花鸟画的是李苦禅,教工笔的是刘凌沧。
1961年,单应桂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被分配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了一年课的她,几经辗转回到了山东。至此单应桂走上了一条“向民间、向田间”探索艺术真谛的道路。在此期间,单应桂创作出大批优秀作品,1964年为庆祝建国15周年所创作的人物画《育苗》、《红色车站》同时入选全国美展。1971年调到山东省艺术馆后,先后创作的《铁索桥畔》(合作)、《如果敌人从那边来》,均在美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单应桂的艺术探索,叶浅予先生给予褒评:“经过中国画的专业训练,一般人都愿意在宣纸水墨或绢素重彩方面继续钻研,以便攀登阳春白雪的高峰。可是,单应桂走出学院以后却拐了一个弯,走向了民间,这是非常可贵的选择。”

创作的魂
梳理山东美术的发展,现实主义是其主要绘画风格。单应桂的《沂水欢歌》《如果敌人从那边来》,张洪祥的《斗霸》《长街行》,张志民的《将军出山》,王力克的《甲午•1894》都是现实主义的经典力作。单应桂的重要作品多以“农村”和“逃亡”为主要题材,这与她个人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农村生活的质朴和童年逃亡的回忆成为她现实主义创作的魂,从20世纪70年代的《做军鞋》、《地雷战》到80年代的《春风》、《乡情》再到90年代的《沂水欢歌》等无不体现这一点。
近几年,单应桂越发流露出自由自在的创作状态,更显现出内心深处追寻精神高境的理想,以闲适轻松的文人笔调创作了《羲之爱鹅》、《李太白踏月寻句》、《消夏图》等国画作品,她画李清照,也画张爱玲。“我很喜欢他们身上那种知识分子的味道,他们那时候的生活是我非常向往的,‘伴我书声琴韵,同度好时光,绿荫之下,鸣蝉声中,读书微倦,闭目遐想,吾之向往也’。”

教学相长
出生在书香门第、教书世家,单应桂与教师这个职业似乎情缘不尽。1961年单应桂被分配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962年,单应桂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调到山东艺专(今山东艺术学院)任教,担任山东师范学院国画专业五年级班主任兼创作课教师。
单应桂把中央美院的教学体系灵活地运用到山东艺专的中国画教学中。除课堂教学外,单应桂也非常注重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年画教学期间,单应桂带学生到潍坊杨家埠学习传统年画制作技术,到河北武强考察采风,到河南考察中原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单应桂始终奉行“教学相长,水涨船高”的教学理念。即在教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艺术修养,老师的学养丰厚了,给学生的营养也会丰厚;学生们的水平提高了,需要老师给学生更多的新东西,老师又需更多的学问充实自己。如今,单应桂当初所教授的学生,大都已成为当今重要的艺术家或艺术教育者。
“我现在80多岁,腿脚越来越不好,以后可能就得坐轮椅了,所以我很珍惜现在能够画画的时间,每天我都会拿出一定的时间来画画。人老了,越容易想起之前求学的时光,年轻时受恩于一些老师,报恩除了自己好好画画之外,也特别想为自己的老师们画像,所以我画了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李苦禅4位老师的肖像,以此怀念并感谢我的老师们。”谈起自己的老师,单应桂开心地笑了。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