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 在哈萨克斯坦的最后岁月

谢亚宏 总111期 2018年1-2月号 人物解读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他乡困苦中的无私救助
1940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冼星海从延安前往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影片制作陷入停顿,冼星海回国途中也受阻。辗转数地后,最终在1942年底到达当时苏联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首府阿拉木图。
为了保证人身安全,冼星海化名“黄训”。虽然在国内享有盛名,但身在异国他乡,他举目无亲,隐姓埋名,自己还不会俄语,冼星海当时的境遇可想而知。更严重的是,他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贫病交加,跌入人生低谷。
但天无绝人之路,哈萨克斯坦的音乐家同行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一次音乐会结束后,哈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与踌躇不知去往何处的冼星海相遇。当时身处寒冬,冼星海怀抱小提琴坐在皮箱上,神情茫然无助,身上连大衣都没有。由于言语不通,拜卡达莫夫无法得知冼星海的具体遭遇,但不忍同行露宿街头的他当即作出决定,将冼星海带回家中。
其实,拜卡达莫夫的日子也十分艰难:由于国家陷入战争状态,食品供给困难,一家三代人每天只能领取600克黑面包作为口粮。但家里所有人都支持拜卡达莫夫的决定,将冼星海作为真正的家庭成员接纳了他,并将他亲切地称为“阿弟”。冼星海分享着他们的帮助与关怀,迎来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相继写出了作品《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等。
1943年深秋,身体孱弱的冼星海曾病重倒下,多亏了拜卡达莫夫家人和其他友人的悉心照料,才将他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工作之余,他为拜卡达莫夫的女儿和侄女吹口琴、拉小提琴,并认真学习俄语。当看到拜卡达莫夫一家生活条件十分拮据,冼星海于心不忍。为表谢意,他将随身携带的值钱物品几乎变卖一空,甚至包括自己最珍爱的音乐书籍,用以帮助他们。
在与冼星海的交流中,拜卡达莫夫逐渐了解了他的音乐才华,努力地向冼星海学习作曲。冼星海则经常为拜卡达莫夫拉自己创作的曲子,征求他的意见。两个音乐家在艰苦岁月中依然坚持理想,在奋斗过程中建立了友谊。为了帮助没有生活来源的冼星海,拜卡达莫夫推荐他到哈北部城市科斯塔奈,为当地初创的音乐馆做音乐指导。1944年初,冼星海启程前往,开始了在哈另一段生活。

用感恩之心创作当地民间音乐
科斯塔奈气候严寒,冼星海衣着单薄,难以抵御那里寒冷的天气。而恶劣的饮食条件和微薄的薪金,让冼星海的身体每况愈下。即便如此,他依然以高昂的热情夜以继日地工作,为组建乐队,他不辞辛苦,废寝忘食。
在冼星海的努力下,当年3月,科斯塔奈音乐馆开幕并在当地举行了卫国战争爆发以来第一场音乐会,他不仅负责指挥,还亲自参加演奏。久违的音乐盛宴让当地市民喜出望外。自此,他得到了一个当地语言的名字“黄什”,意思是欢乐。
在科斯塔奈居住的一年多时间里,除了音乐馆的日常曲目编排,冼星海还经常与同行们去偏远山村巡回演出,并逐渐了解和喜爱哈萨克斯坦民间音乐。此时他的心中已经埋下心愿,要用自己的笔和乐器表达对收留自己的哈萨克斯坦人民的感激之情。
他学会了弹奏冬不拉等乐器,并收集、改编和创作了许多当地风格的作品。其中,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无疑倾注了他最多的心血。阿曼盖尔德是哈萨克民族英雄,反抗沙俄暴政并帮助建立起苏维埃政权。冼星海以满腔的热忱和独特的韵味,描绘出这个草原英雄多彩的一生。
1944年夏天,在纪念阿曼盖尔德的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演奏了这部作品。演出结束时,当地政府官员上台将他紧紧拥抱,台下观众欢呼雀跃,足以证明这部音乐作品已牢牢抓住了哈萨克斯坦人民的心灵。
不幸的是,磨难和严寒最终击垮了冼星海的身体。1945年春天,在一次去山区巡回演出的途中,冼星海染上了肺炎。由于当地医疗条件十分有限,他被转移至莫斯科治疗,因医治无效在当年10月去世,最终没能回到日思夜想的祖国。直到这时,拜卡达莫夫才在阅读报纸中发现,自己当年救助的黄训,就是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

往事谱写中哈友谊新篇章
此后,拜卡达莫夫一家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冼星海的家人,并交还所保留的冼星海遗物。但直到他去世后的上世纪80年代,两家人之间才真正建立起联系,冼星海在哈的冷暖经历也逐渐为国内所知晓。
如今,两个家庭的交流一直继续。近年来,拜卡达莫夫的女儿拜卡达莫娃一直致力于冼星海遗作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与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曾有互访,书信联系也十分频繁,用拜卡达莫娃自己的话说,她们“亲如姐妹”。
时至今日,中哈友谊和文化交流带来的正能量依然在延续。1998年,冼星海在阿拉木图居住过的街道被正式更名为“冼星海大街”。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在讲话中提到了冼星海受到哈音乐家帮助的动人事迹。哈国内拍摄了冼星海在哈生活的电影纪录片,而冼星海作品音乐会也已经举办过数次。
今天,位于市区西南部,是一条静谧的街道,名为冼星海大街,街道两旁都是苏联时期的老楼。街头还矗立着冼星海雕像,上面用中、哈、俄三种语言介绍着这位音乐家的生平,并镌刻着《阿曼盖尔德》的第一行乐谱。
历史已经远去,但这段故事已成为中哈两国人民睦邻友好的宝贵财富。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