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辉耀 总111期 2018年1-2月号 经济纵横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当前国际局势风云莫测,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地缘政治博弈和地区热点问题加剧、难民危机、民粹主义思潮涌动欧洲、特朗普奉行的新孤立主义政策严重阻碍了全球化的进程。2016年至今频繁发生的黑天鹅事件也进一步加重了全球局势的不确定性。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在崛起的中国如何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推动全球治理是当下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是新型全球化的主要理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向国际社会发出的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新时代的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为世界和平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给出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和路径:一是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二是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三是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四是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五是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可以视为新型全球化或中式全球化的主要理论。未来的新型全球化,本质上是属于全球人民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边缘地带国家也能够平等加入的全球化。为了推进新型全球化,需要协调各国利益,推动全球旧秩序的改造。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国的天下体系与英美的普世主义三种思想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地融合与发展。中国的“天下体系”思想反映了中式全球化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宝贵理论资源,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以天下观天下,这在根本上不同于英美式以民族国家或者从还原论意义上的个体视角看待世界的方式。天下体系在于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于解决当今西方主流思想无法解决的全球化丛林困境。天下观点是中国政治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它意味着一种中国式的兼容普遍主义,这是比温特所谓的西方政治的“三种文化”更有潜力解决冲突问题的“第四种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结合人类历史治亡兴衰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创造性地融合了以上三种思想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认识到市场经济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不平等、不稳定的根源,进而呼唤公正、平等、正义、和谐。习近平进一步发展了命运共同体思想,从安全、利益、命运、责任、行动的五大共同体思想反映出“中式全球化”的深刻内涵,就是要以“一带一路”为平台,以建立大国关系(国际政治战略)和运营亚投行(国际经济和治理战略)等为推手,以平等沟通为途径,以打造兼容并蓄、平等互利、仁爱有加的命运共同体为目的。中式全球化的推进过程是构建人类的共同身份,深蕴人类共同的命运的意义,面对共同的挑战,打造共同的安全,维护共同的利益以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贯彻人类应尽的共同责任的过程。
以往全球化的主体,是主权民族国家;主要受益者是最早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达国家,核心是资本主义体系周期的主导国家。这种由一国中少数人主导的全球化,往往导致少数人的私利及一国主权与全球公共利益的矛盾与冲突。这是传统全球化不断陷入争端与战争的重要原因。以往和今天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全球化进程缺少全球经济制度和政治秩序的设计。


以参与全球治理
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的建设中。2014年至2016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贸易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对沿线国家累计投资超过500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探索,是推动改革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
当前的多边贸易机制存在问题,多哈回合谈判破裂导致多边贸易陷入僵局;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先后退出TPP、巴黎协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反全球化问题的产生有其必然性。首先,多边管辖范围不断拓宽导致不堪重负;第二,不断增多的参与者和关注者对现有运行机制提出严峻考验;第三,全球治理问题正在削弱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第四,区域主义流行对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一定的威胁;第五,贸易与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最后,多边贸易体制正面临反全球化与新贸易保护主义危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治理具有指导意义。全球化发展最显著的方面就是经济,一旦全球化受阻,世界经济必定受到影响。因此,中国应积极参与新一轮的全球治理,避免形成多个区域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加大对WTO支持力度,推进多边贸易体制运行机制改革。为了增进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应加强对区域贸易安排的约束,协调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贸易协定的关系,有效监管区域贸易安排,降低区域贸易的负面影响。在成员国充分参与的前提下,保证多边贸易谈判整个程序更加公开透明,让发展中成员更好地了解多边贸易谈判的进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协调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发展中成员内部的利益关系,尽量避免在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形成多个关注各自利益的小集团,加大协调的难度。
二是针对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建立中美英欧(G4)核心机制。已经建立的中美、中英、中欧双边高层次对话机制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一大创新。但双边层次的谈判由于转圜空间较小而难以取得实效,多边机制才是更为有效的谈判平台。另外,由于中美英欧是各国采取区域主义行为的风向标,如果四方能够将战略重心转回多边,将有助于逆转此起彼伏的“战略性区域主义”行为,有助于破解多边贸易体制所面临的各种难题。
三是加强国际智库与商界企业的联系。中国智库应建立起全球多边贸易机制的民间论坛,同时建立公开、透明、公众参与度较高的贸易政策顾问委员会体系;加强国际智库合作,建立圆桌会议、午餐会等交流机制,推动各国智库信息交流与知识分享。
四是推进FTAAP建设,促进TPP与RCEP的融合。FTAAP能为整个亚太地区和成员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福利。实现FTAAP有两条路径:一是将TPP和RCEP融合成为FTAAP;二是围绕TPP和RCEP形成一个“伞型协定”
五是建立“一带一路”国际联盟,加强“一带一路”多边、双边合作机制建设。“一带一路”可以成为新的全球化治理模式,甚至是一个新的WTO多边机制安排或类似TPP的安排。中国应考虑建立“一带一路”国际联盟,或“一带一路”国际委员会,与沿线国家共同制定“一带一路”的全球治理、区域治理的新秩序。应充分利用、整合和对接现有多边合作机制和平台,如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会议、亚欧会议等机制,并继续发挥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论坛、展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
(作者为全球化智库主任)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