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辟蹊径 桃李不言

——当代书法家周泓舟先生印象

邸永君 总111期 2018年1-2月号 文化长廊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当代著名书法家周泓舟先生,字公复,1968年6月7日出生于河北廊坊镇一文化世家。曾祖名英俊,字迈千,精书法,擅辞章,曾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取秀才,为当地名士。民国初年,与当地数位乡绅发起、筹资建立廊坊当地第一所完全小学,惠及乡里,后人称之。祖父名振生,字子扬。曾助父创办、经营学堂并亲自任教,为当地培养了诸多人才。同时亲课儿女,教导有方,子德荫、华荫、女柏荫,皆品学兼优,且子承父业,终生以教书为业。
泓舟先生为德荫公季子,颇受全家厚爱。尽管家境贫寒,然受祖父及父亲熏陶,自幼喜读书,嗜书法,心有灵犀,慧根天成,小小年纪即在当地崭露头角,屡获大奖。
在祖、父严课、点化之下,泓舟先生习书自唐楷入手,遍临诸家法帖,最喜颜楷,打下坚实初基。后宗宋四家,尤对米芾情有独钟,对尚意风格之形成,所关甚巨。
及长,辞亲游学,辗转来京,不耻下问,转益多师,出入当世众多书画大家之门,虚心求教,受益良多。
回溯其成长道路,泓舟先生足迹可谓清晰而扎实。1995年,参加中国体育书画大展,获铜奖;1998年,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书法新人新作展,其作品六条屏《范仲淹 岳阳楼记》入编作品集;1999年,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其作品《张孝祥 过洞庭》入编作品集;2000年,参加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其作品《晏殊 清平乐》入编作品集;2007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随着造诣渐深,声名日著,近几年来影响扩大到境外、海外。2011年8月,参加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的中国书画名家赴日作品展;2011年10月,赴法国巴黎参加第104届巴黎秋季艺术沙龙展,并被推举为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团长。2013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家团出访波兰、匈牙利,出席中波地方政府论坛开幕式。在文化专题研讨会上,泓舟先生作为中方代表作主旨演讲。其间,与代表团成员、青年画家安奇在波兰格但斯克、匈牙利布达佩斯分别举办二人书画联展,收到广泛好评。2013年11月,参加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的中法地方政府论坛,地点在欧盟议会中心,法国的斯特拉斯堡。随后,与李宝林、赵准旺等当代著名艺术家联袂出席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意中名家作品展》;2014年12月,在台北圆山大饭店出席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举办的《海峡两岸著名书画家交流展》。
尤其值得一提者,2015年5月15日,匈牙利前总理彼得·麦杰西先生,曾专程到北京先生府上拜访,宾主畅叙友情,交流艺术心得,气氛融洽而热烈。
与当今接受学院系统教育而成长的一代书法家不同,泓舟先生可谓另辟蹊径,效法古贤,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旁参多家,贯通融汇,循序渐进,领悟宏旨,终得自成面目。
泓舟先生临帖之功力,令吾钦佩之至。入其书斋,满墙皆是其背临历代大家法书。印象最深者,乃《孙过庭 书谱》,丈二横批,一气呵成,形神兼备,几可乱真。当代能达此境者鲜焉。
经过数十年努力,泓舟先生书法已堪称妙品,真草隶行兼擅,尤精行书与小楷。而细心观察,其书风可以“颜底米面”概括之,即颜鲁公之底蕴,米南宫之面目。将前者之厚重、宽博与后者之性灵、动感融为一体,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而南宫习书,亦始于宗颜,复旁参诸家,行书则服膺东坡。泓舟先生堪称踵踪其后,亦步亦趋,苦心孤诣,得其神髄者也。
观泓舟先生创作,信手拈来,气定神闲,力运毫端,笔走龙蛇;似行云流水,酣畅淋漓,谈笑之间,大作乃成。正可印证苏子瞻“书无意于佳,乃佳”之至论也。
泓舟先生在回顾自身学书过程时,曾以“一波三折”予以概括。他认为,若思进取,就必须在不断否定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学书讲究 “取法乎上” 所以宗颜、米以及唐宋诸多法帖。然又清醒地认识到学书要有适合自己的路子,否则再勤奋、再努力,到头来难免落得个 “邯郸学步、匍匐而归”之结局。
学书之始,还是要更多地打量反复地临摹名家名帖,从中汲取营养。应做到烂熟于胸,不宜过早地形成自己的所谓“风格”。将自己固定在认知十分可怜的初级水准上,还天真地认为,自己得到了什么妙法、悟出了什么真谛。这也是绝大部分学习书法的人在获得一些奖项后便躺在上面睡大觉而固步自封,竟不知学习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浅显道理。
古语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我与泓舟先生交往有年,以同乡之谊,性情相近,故共识甚多。其对理想追求之执著,艺术感悟之精准,臧否人物之爽直,剖析问题之犀利,印象深刻,难以忘怀,辄获启迪,萦绕胸臆也哉。
最后,我想以泓舟先生之言以为结局:习书本是小道,做人才是大道。古往今来,真正被后人所称道的书法大家,无不是坚持做一辈子好人 、干一辈子好事 、读一辈子好书者。信然。

作者简介:邸永君,1957年生于河北固安,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翰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