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一个城市良心的拷问

翁奇羽 总115期 2018年 6月号 本期关注
一遇暴雨,再华丽的城市,都难逃城市内涝的狼狈命运,这似乎成为了中国城市的通病。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6月,一场大暴雨让广州市遭遇严重内涝。其实,广州并非个案,在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赶不上城市化的扩张速度。但,这也仅是一个表象原因。
《人民日报》披露,2008年到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突发性的灾难,已经成为检验城市基础设施的评估师,而灾难前后的应对措施,也成为检验城市管理的试金石。
城市排水显然已经不是某一个城市的问题,它是中国城市集体面对的现代性难题。城市排水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多方面缺陷累积而成的系统危机。一个下水道,几乎是中国城市病的缩影。

“重地表,轻地下”,城市建设标准积弊
城市下水道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俄罗斯道,地处高寒,降雨量少,城市下水道口径小埋藏浅;其二是西欧道,如伦敦、巴黎年均降雨量在600-1000毫米之间,下水道宽阔可以行车。新中国地下管线的建设积弊,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化和延续,中国在1953年至1957年之间将“苏联模式”引入城市规划,国内各城市在这一时期开始采用一整套以苏联为标准的定额指标,高寒少雨地区的城市设计标准,直接套用在疆域辽阔雨水充沛的中国城市上,自然为以后的内涝埋下了伏笔。

城市无节制扩张,破坏区域自然肌理
城市内涝问题,不仅仅源于排水管道,许多原因还出在城市本身。近年来中国的城市高速扩张,往往忽略了城市和自然的和谐之道。城市建设不断填埋挤占湖泊河道,改变了水系的自然格局。实际上,区域自然肌理比排水管网本身对城市内涝的影响要更大。
首先,城市湿地急速萎缩,城市蓄洪能力下降。城市外部湿地、河流、湖泊等水系对于城市来说具有重要的蓄洪作用。古人说:水满自溢。没有地方去,水自然会泛滥。调蓄系统是城市防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由城市水系的湖池河渠组成。在城外洪水困城,城内积水无法外排时,城市的蓄水能力对避免内涝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城市内部水系阻断,整体通行不畅。城市建设中,许多城市内河水系被填埋,导致水系阻断,排水不畅。
曾经号称“百湖之市”的武汉,50年来近百个湖泊“人间蒸发”。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武汉中心城区湖泊数已由100多个锐减至目前的38个;近30年,武汉市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近10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面积由原来的9万余亩缩减到8万余亩;目前,武汉的湖泊仍在继续被吞噬,湖面不经意地就变成地面,长出一栋栋楼盘。这样多的湖泊被填埋,武汉一到大雨就变身水乡,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对河流湿地的过度开发,也是造成城市防洪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以北京为例,北京60%以上的河流湿地都在进行旅游开发,其中金海湖、拒马河、龙庆峡水库、野鸭湖、玉渡山水库开发强度过大,对水系自然环境的人工干预过多,破坏了生态环境。

地面过度硬化导致地表径流剧增
对城市排涝起决定性作用的除了地下排水管网之外,还有就是地表径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城市绿化植被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硬质铺装,这使得雨水渗透能力大大降低。这种城市建设思维最早源于西方,但是上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国家开始进行反思,认为硬化的地面是“死亡性地面”,会影响地面的生态系统和树木的生长。在德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采用透水材料铺装路面,并致力于不透水路面的改造,到2010年全德国城市大约9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路面。在德国北部经常降雨的汉堡,很少见到城市路面积水,这与城市透水路面的应用有很大的关系。而在国内,这并未引起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关研究表明,一般绿地径流系数是0.2左右,如果是水泥铺装或沥青道路的话,一般在0.9左右。0.9的径流系数,就是说雨水落在硬质地面上,只有10%可以渗透到地下,剩下90%要完全靠地下排水管道排除;而如果是绿地的话,将有80%渗透到地下,需要排水管道排除的只有20%。也就是说,面积相同的绿地和硬地,其自身的排水能力相差8倍。一旦降雨量超过排水系统设计标准,就只有积在路面。

“重污水,轻雨水”雨污合流排洪效率降低
许多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问题——“重污水,轻雨水”。许多城市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流的形式,而污水是造成排水管道堵塞的重要的原因。据北京市水务局数据,北京城区排水系统有超过三分之一属于合流制,雨水和污水走同一管道。就整个城市范围而言,排水系统的标准不高,应对每小时30毫米和50毫米的降雨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积水,雨量一旦超过50毫米,城市内的积水就开始泛滥成灾。而且,狭窄的排水管道里还存有大量的沉积物。据统计,北京近八成的雨水排水管道内有沉积物,约一半的雨水排水管道内沉积物的厚度占管道直径的10%至50%,个别管道内沉积物厚度甚至占到管道直径的65%以上,直接影响了城市排水系统功能的发挥。
与北京形成鲜明对比,在日内瓦,日常生活污水和雨水是通过不同的管道进行处理的。生活污水通过单独的管道流到污水处理站,进行净化处理,而雨水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后就流入湖水或其他自然水体。污水和雨水流入不同的管道,含有大量油污的厨房污水不会流入雨水管道并堵塞管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大规模降水时造成的城市洪涝现象。
城市内涝,并不是中国独有,快速的城市扩张,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显得异常脆弱。2011年夏季的大雨,整个东南亚地区总计已有776人死亡。即便是经济发展较好的曼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上世纪中期曼谷的人口不到100万,全国的城市化比例不到10%。然而今天,曼谷都市区的居民估计达到了1200万,全国人口超过1/3居住在城市里。在自然灾害多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亚洲,这种模式被不断地重复。
下水道,仅仅是中国城市病的缩影,要根治城市内涝,需顺应自然之道,从整个城市系统改造入手。
包括新城区的选址修建需多考虑地势和水系,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地下管道;严禁填埋水系河道,适度恢复城市湿地湖泊,增强城市的自然蓄洪能力;铺装高渗水率的地面,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加强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加强城市应急管理和部门协调能力……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耐心,如果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每一年都将会重复类似的悲剧。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