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外交辞令的弦外之音

王丽丽 总116期 2018年 7月号 环球视野
外交场上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外交上有很多相对固定的习惯表述就像是加了密的发言一样,要注意的是弦外之音。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外交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适合于外交场合的话语。借指客气、得体而无实际内容的话。"外交辞令"被称为"没有错误的废话" 。国与国交往在一些重要场合中,"外交辞令"非用不可。

外交语言是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异于常态的语言,其主要特点是委婉、含蓄、模糊和折衷。难怪曾在联合国内担任过美国代表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夫人埃莉诺感叹地说:同样的一些话,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含义,但在外交文件中却是另一种含义,“这像是学习另一种语言。”

外交语言讲究委婉。有位外交官甚至戏言道:婉言“即便是辱骂,听起来也令人愉快”。在外交交涉中,说对某事“表示关切”或“表示严重关切”,意味着将对此采取强硬步骤;说对某事“不能无动于衷”或“不能置之不理”,是暗示如事态继续恶化干预将是不可避免的;说“将不得不仔细地重新考虑本国的立场”,就包含 友好关系即将转为对立甚至敌对状态的警告;说某外交官“进行不符其外交身份的活动”,是指控对方进行间谍活动并将予以驱逐出境。

对外交谈判,也有一套委婉的“外交辞令”。说会谈是“建设性的”,其含意是双方取得某些进展,但离解决争端仍相去甚远;说会谈是“有益的”,是指双方未能取得具体成果,但谈总比不谈为好;说会谈是“坦率的”,则是明显暗示双方分歧严重,但也各自增加了对对方立场的了解。

在多边外交中,更是几乎言必委婉。在国际会议上听别国代表发言,要旨是注意“但是”后面的文章。比如,“本代表团对这个建议有着最大的同情,但是愿意指出……”;“我对某国杰出的代表怀有深深的敬意,但是我认为……”,等等,其实都是“拒绝”、“否定”、“不同意”的委婉表述而已。 

确实,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中有时有答非所问、说套话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大透明度,增加信息量。但另一方面,公众也应了解外交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与常态语言是有所不同的。外交语文往往更委婉、含蓄、模糊。所谓委婉,就是有些问题不便或不能直说,就用婉转、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在不失本意的情况下让为对方领悟。因此,外交语言有时就不是直白式的一问一答,会绕点弯子,或声东击西,需要注意其字里行间、或留意其弦外之音。

尽管外交辞令被称 “没有错误的废话” ,但是要说明的一点是:外交辞令绝对不是废话!外交场上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一个词使用不当都会被国外媒体无限放大,酿成大祸。

在国与国之间的重要场合下是必须使用外交辞令的。外交辞令的特点是委婉,含蓄。这让很多国人误解我国的对外发言软弱不堪,(其实各国外交辞令的特点皆是如此,)例如当我国外交部对外发言: “ 我国政府对此表示表示关切 ” ,看似软弱,实际上懂外交辞令的人就明白,这表示我国将采取强硬的措施,外交上有很多相对固定的习惯表述就像是加了密的发言一样(这是很必要的),要注意的是弦外之音。

根据外交规则,如果两国发生外交纠纷,一般情况下采取的措施:

首先是交涉,比如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会上批评,召见大使进行抗议等等;

第二个层面是外交制裁,如驱逐外交官或降低外交规格:由大使级变成公使级,公使级变成代办级;最严重的是召回大使直至断交。断交是争执双方的最后选择。

其间,所有活动使用语言必须是外交辞令;

一般来说,"外交交涉"是常规动作,而在交涉中诸外交语言的使用则有相对固定的"习惯表述"。外交语言体现了一国对外政策,是捍卫一国利益的工具,含蓄,婉转,"话说半句"或使用多种"托辞"常是外交语言的特点。

同样是赞同,可以用"注意到","理解","不提出异议","同情"等不同分寸的语言表达;

同样是关注,可以用"关注","严重关注","感到不安","深感遗憾","谴责"等多种词汇。

向对方警告也有"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和"保留予以评论的权力"甚至"将采取相应的措施"等不同层次的表达,最严重的警告要就是要求对方在一定时间内满足要求的"最后通牒"。

外交语言所包含的内容丰富,需要意会,例如:

说对某事“表示关切”或“表示严重关切”,意味着该政府将采取强硬的步骤;

说对某事“不能无动于衷”或“不能置之不理”,是向对方暗示如果事态继续恶化,该政府将予以干预;

说“将不得不仔细地重新考虑本国的立场”,就包含着友好关系即将变为敌对状态的警告;

说会谈是“有益的”,弦外之音是会谈并未取得具体成果;

说某外交官“进行不符外交身份的活动”,则是指控对方搞间谍活动。

多边外交所使用的语言则更注意含蓄和婉转。

联合国文件使用的语言多采用中性名词:如不说"敌人"而说"对手"。

在国际会议上听别国代表滔滔不绝的发言时,不要被前面一大串客套话所迷惑,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但是"所引出的真意上:

例如,"本代表团对这个建议有着最大的同情,但是愿意指出……","我对某国杰出的代表怀有深深的敬意,但是我认为……"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拒绝","否定","不同意"的委婉表述。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