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未来之城 :从科技至上到社区至上

顾永涛 周君 总122期 2019年 1月号 特别策划
即将落户于多伦多的谷歌未来之城自带高科技基因,很好地规避了智慧城市常犯的“唯科技是从”的误区。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这一理念,此前类似的概念还有数字城市等。基于国际上的智慧城市研究和实践,“智慧”的理念被解读为不仅仅是智能,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在于人类智慧的充分参与。
       目前,全球各地都在进行着“智慧城市”尝试,近年来,IBM、微软、阿里等巨头甚至尝试利用AI等前沿科技进行智慧城市的探索。然而综观国内外的智慧城市项目,普遍存在“科技至上”的特质,但最终结果往往与借助科技力量获得高质量城市生活的初衷相悖。声名显赫的韩国松岛新城将高科技营城的理念发挥到极致,传感器监控和数字化集成解决方案遍布新城的所有细节,然而建成后数年仍有60%的空间被闲置,租金价格超过一般住户的预算,吸引的就业和居民数量远低于预期。无独有偶,印度孟买邻近的帕赛市,承诺将采用一切创新职能技术,建造一流的实时监控等系统,通过签发智慧ID卡及智能监控系统来提高管理的效果。然而最终却导致了“特权孤岛”和“完全封闭的社区”的出现,科技成了社区“与世隔绝”的诱因。
       即将落户于多伦多的谷歌未来之城自带高科技基因,很好地规避了智慧城市常犯的“唯科技是从”的误区,将社区的多样性、阶层的包容性、出行的便利性、环境的可持续性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要素作为核心目标,高科技仅仅作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充分体现了科技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这一思想。

未来之城的概况
       在加拿大政府的支持下,多伦多市计划复兴东部滨水区约750英亩(304公顷)的土地。2018年年初,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的城市创新部门Sidewalk Labs获准在多伦多东部湖滨规划一个智慧社区。该项目可追溯到2014年时任谷歌执行主席Eric Schmidt关于“未来之城”的构想,故而本文沿用未来之城作为项目的名称。第一阶段启动区选在了靠近中央商务区的Quayside,占地约12英亩(5公顷)。
未来之城的独特之处
       未来之城在三方面有别于一般的智慧城市。
       其一,选址并非是一片空地,而是东部湖滨的衰败码头区。该区域是多种族社区,有大量的历史遗存,拥有独特的城市肌理。因此,如何传承原有的文化及风貌成为了该项目的最大挑战,而原有的文化环境与居住氛围,却也成为了保持项目地区根植性的重要条件,避免了智慧新城常出现的飞地和孤岛境况。
       其二,未来之城不是成熟科技产品的集成式应用地,而是新技术的试验摇篮。“开源”是一项重要原则,根据该原则,所有的信息科技系统都将对外开放,任何一家科技公司或个人都将获得未来城市提供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s)从而进行第三方开发。未来之城被设计为一个多层结构。其底层是一个隧道网络,或公用通道,作为城市的无形基础设施。中间层是一个公共领域,或街道层面,承载人车流动和建筑物等设施。最顶层是数字层,结合了一个传感器网络、一个详细的社区地图、模拟软件,以及一个可供公民登录并管理其公共与私人数据的平台。所有拥有对智慧城市或城市革新相关新奇想法的机构或个人都能在此探索和实践其构想。许多智慧城市在营城之初就获得一揽子完整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因为系统完整导致故步自封,很难持续革新。相比之下,未来之城通过开放的方式,将持续不断地获得改善其城市运营质量的方法,成为科技创新的试验田。
       其三,未来之城开发运营公司Sidewalks Labs(人行道实验室)与多伦多市政府合作打造。对于公私合营的运营方式而言,可持续的盈利方式是核心考虑因素之一。但是Sidewalks的负责人明确表示,不会是以广告为基础的模式,所以不会像《银翼杀手2049》中那样的巨型广告牌上闪烁有针对性的广告,更不会依靠将获取的私人数据进行货币化。正如前面所说,未来之城是各路城市科技的试验田,一旦在未来之城探索成果,这些技术产品即可作为技术产品向其它城市销售。Sidewalks作为这些技术产品的服务商甚至注资方,将从中获得可观的收入。而未来之城本身,就是技术产品的“活广告”。

依托高科技的营城创新
       诚然,自动驾驶、机器人废物收集系统、模块化住宅、生化能源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已经让未来之城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又一里程碑之作。然而,人们却往往忽视了,炫酷的科技只不过是未来之城实现更长远城市目标的手段。
1. 打造“完全式社区(Complete Community)”
       未来之城建设“完全式社区”的初衷在于保护多伦多本地的社会、文化的经济多样性。根据未来之城的愿景,完全式社区首先是一个富有包容性的社区,它欢迎所有城市发展的贡献者。其次,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社区,混合且灵活可变的功能是未来之城建筑的最大特色。模块化住宅(Modular Housing)为此提供了技术支持。在主体骨架结构确定的前提下,内部的结构和功能在其生命周期中都可以灵活变化。住宅、零售、制造、办公、酒店、停车场等各类功能都可以依据市场需求进行迅速转换。便利店可以转换成画廊、停车场可以转换成办公室,外部的硬件环境可以随着社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演变。
       更重要的是,完全式社区的生活成本大部分人都负担得起。模块化的住宅是保证住宅可负担性的一项重要科技产品。通过特殊的建筑材料和建造工艺,以标准化和工业化的建造理念,建筑模块可以事先在工厂完成浇筑,从而显著降低建造成本和建造时间,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居住需求。此外,为保证不同经济阶层“居者有其屋”,社区将提供各种类型的住宅形式,包括社会住宅、私人出租住宅、租金补贴住宅、私人住宅以及共有产权住宅等。“混合所有权”的住房供给市场将有效地推动社区的多样性。
2. 以街道转型塑造公共空间活力
       街道作为活动最频繁的公共空间,道路的类型和形态对社区活动的塑造产生较大的影响。未来之城将改变传统以私人小汽车为核心的交通组织方式,其公共空间将以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为基本骨架进行塑造,传统街道两侧成排的停车道将转变为社区生活新空间。部分地区将禁止传统的机动车通行以保证行人安全,即使车流量较大的道路,将试行自适应交通信号灯,该系统可以检测出繁忙交叉路口骑自行车的人并确保他们优先通行。这与哥本哈根的“绿波系统(green-wave system)”相类似,能确保时速在20km/h的骑车者能够一路绿灯地返回市中心。
       为鼓励居民更多的户外活动,未来之城将应有一种名为“气候缓和”的智能工具,使人们在恶劣天气下也可到户外参与公共活动。例如,在天气炎热时,步行道上将有全自动可伸缩式檐篷来遮阴,下雪天,道路的自热系统将会启动,确保人行和车行道的积雪迅速融化。还有其它调节风、阳光和降水的工具来提高户外活动的舒适性。
3. “结果导向型(Outcome-based)”规划管理创新
       新型高科技的营城方式也需要传统的建筑规范和分区条例同步进行创新。上世纪延续至今的规划管理方式都是为确保居民健康、建筑安全、减少开发的负外部性而设立。现如今,即使没有这些静态的建筑规范和低效率的分区条例,城市管理也同样可以实现这些公共目标。新的实时监控和预测建模技术让“结果导向型(outcome-based)”建设管理成为可能。支撑“结果导向型”管理的是强大的传感器网络。监控系统将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其符合一系列的安全和质量规范,包括结构的完整性、日照条件、空气质量、噪音水平、能源消耗等指标。在不违反规范标准的情况下,建筑的形态和功能可依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从而在风险防控的前提下,确保开发建设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
       根据多伦多滨水区复兴管理部门的最新公告,未来之城将在明年正式动工。虽尚未建成,未来之城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型理念值得借鉴和深思。应用大量新技术的社区,不一定就是智慧社区。包容的社区氛围、多样的社区活动、紧密的社区联系、以及可持续的社区发展应是智慧社区所应关注的核心问题,而新技术只是实现社区公共目标的创新型手段。如何运用科技解决居民公共问题、解决市场需求,成为发展并建设智慧社区的根本出发点。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