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双城计划”:跨越行政边界,增强城市生物多样性

李果 总142期 2020年 10月号 环球视野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但人们越来越习惯到动物园去看动物的城市生活。199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给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定义: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组成部分,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境之间、生态环境与人类之间复杂关系的体现,体现城市生物的丰富度和变异度。

理想状态下,通过政府机构、规划人员、生物学家、工程师之间的强有力合作,以及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生物多样性可为人类、社会、野生动植物和环境等方面创造价值。当前,国际上优秀的城市规划,会将改善城市生物多样性纳入其中,提供更多适宜本地物种和自然类型生存的生态环境,创造更多的城市自然风貌,为宜居城市增添更多维度。

地处中欧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连续多年获得世界最宜居城市称号。在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维也纳积累了什么经验教训,目前正开展什么项目,又有何借鉴之处呢?

城市与自然从不应对立

恩格斯认为,城市和自然的关系,是自然史和人类史交织的产物。其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的城市规划、优美的城市布局,以及不断完善的市政设施,都是科学进步的成果。但城市和自然的关系,不仅是技术系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它涉及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意识形态。

传统观点认为,值得保护的生态系统在城市以外,比如湿地公园和原始森林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反思,住在城市的人通过各种方式日常保持与自然接触的愿望越来越强。他们体会到,与自然重新建立起连结后可以获得能量。

更紧密地重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个命题无疑摆在人类面前。让自然融入城市各个角落,是当下欧洲非常流行的理念。众所周知,城市绿地可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包括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缓冲带、加强公众身心健康、教育市民可持续生活,以及改善空气质量等。相比传统的灰色基础设施,投资自然,是回报率非常高的项目。作为绿色基础设施,自然的成本更低,而其作用与人造基础设施相当甚至更好。例如,造林提高空气质量;增加多孔路面和人工湿地,以低成本解决雨水径流问题;合理布局城市周边农林牧业,从而改善水质,降低饮用水治理成本与食品物流成本。

事实上,我们长期低估了城市中的自然对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城市生态系统未被科学界广泛关注。直到最近,我们才开始认识世界各地城市区域中形成的生物多样性,并将城市环境作为特殊的生态系统来研究。当前,欧洲的几个发达国家,如芬兰、挪威、奥地利等,走在这个领域的前列。

维也纳,世界最宜居城市

维也纳,中欧小国奥地利的首都,生活质量一流。它也是一个紧凑的城市。尽管它是欧盟中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但这里始终没有贫民窟、民族隔离区和封闭式社区,为防止无序蔓延,它最大程度维持了社区与社区、社区与街道的开放通达。

今年,它再次被评选为世界上最“绿”的城市。2020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位于温哥华和纽约的房地产,旅游和经济发展咨询小组“Resonance”发布了其全球最“绿”城市的榜单。按照9个“绿色”标准,对全球访问量最高的50个城市进行评估,维也纳在以下项目中都名列前茅:公园和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绿地–城市绿化率高达50%;公共交通工具轻松便捷,通达性优异,几乎一半的人口持有年度公交通行证;新能源也是艺术:全市30%的能源都来自可再生能源;最出色的回收和堆肥计划:垃圾回收也可以很时尚;在地农贸市场为城市提供了最好的食物;行人天堂(www.walkscore.com)甚至给它打了100分(满分100)。

这个诞生了欧洲现代主义的城市,依靠有条不紊的城市规划,具备完善的公共交通和公共绿地系统。而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其宜居优势,也尤为突出。虽然并非所有地区都一样绿,年迈居家隔离的维也纳居民通常在附近拥有一些可舒缓身心的自然空间,禁足的小孩在父母视线范围内就可进行体育运动。在家办公的人也能轻松在户外找到属于自己的一角,安静工作的同时享受城市便捷。

维也纳与布拉迪斯拉发的双城故事

有人说,布拉迪斯拉发和维也纳像一对双胞胎,比肩而立,尽管一个更大,另一个更小。它们都被多瑙河穿城而过,相距不到60公里,是欧洲最近的首都组合。如此短的空间距离,为合作提供了很多机会。

有人说,维也纳缺少的是布拉迪斯拉发,反之亦然。上世纪九十年代,斯洛伐克刚建国不久,两城就签署了关于合作的第一份宣言。该合作伙伴关系在2003年作为CENTROPE地区的一部分进行了续签。CENTROPE地区是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奥地利之间的边界四边形的名称,维也纳和布拉迪斯拉发位于其地理中心。

维也纳市政府在给布拉迪斯拉发市民的一份备忘录中写道:“维也纳在这一重要的伙伴关系中看到了中长期的合作潜力。中欧地区的两个强大的伙伴,为彼此互助找到了方向,我们将共同着重关注生活质量,就业机会,创造力,成长和开放等主题。”

在欧盟,“双城”(twin city)是伙伴城市的一个昵称,利用地理或政治上的相似性来培养文化和商业联系。旨在建立维也纳和布拉迪斯拉发之间关系的任何倡议和商业活动,都被称为“双城”活动。它们通常得到市政府支持,或是由各个机构和企业的独立计划,且通常可得到欧盟资金帮助。

“都市自然”计划

“都市自然”计划作为奥-斯合作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欧洲区域发展基金会(ERDF)1.67亿欧元的资助。项目周期三年(2019-2021),着重调查和改善双城区域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布拉迪斯拉发作为项目主理方,主要负责部门是绿化局;维也纳作为协助方,对接单位是环境保护局。

两座城市希望借助“都市自然”,加强功能性生态网络和绿色基础设施的跨界整合,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促进生态系统稳定。维也纳方的工作重点是向对方传输已掌握的统计数据、知识和经验,斯洛伐克的合作伙伴则主要负责建立及维护新的信息库及搭建大众教育平台。

项目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积极引导公民参与到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门户网站的服务中心,本着为所有人答疑解惑,从小处着手,清晰地提供全面具体的行动指南。网站将指南分为八部分,分别是:阳台和露台、家庭小菜地、社区花园、工业区、建筑立面、房顶、公共绿地以及学校绿地。每一目录下都给出实用又有趣的小知识,介绍可能在该地点出现的动植物的习性和维护方法。如果公众想进一步了解背后的原理和数据,可继续翻看每个知识点的书单、论文链接。甚至有专家联系方式可供咨询。

与此同时,它也提供好的改造范例和对常见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及步骤。例如,对工业区绿地来说,有三个重点推荐的优化操作以及十几个可选工程,如:如何添加繁华的交通空间中的花丛?如何促进蝙蝠和鸟类在建筑物上筑巢?如何转换建筑外墙使之成为绿化区?

另外,教导普通市民的正确的农作技能也是项目的重点之一。网站定期举办线上和线下的免费课程,邀请专家,指导大家播种、使用某种工具、或者搭建小构筑物等。

例如,用镰刀割草既高效又便宜,是粗暴的割草机的理想替代品。镰刀割草是一种古老的文化技术,目前只有少数人使用。园艺爱好者可以在不干扰周围环境和汽油气味的情况下割草,甚至在周末也可以操作而不打绕邻居,同时也可以达到健身和社交的目的。

就像2020年9月3日下午2时至下午6时在Steinhof某果园举办的这个讲座,教授镰刀割草的入门知识。它吸引了几百位民众参与。经过认证的教练,从正确的姿势到磨刀方法,一一示范,并凭丰富经验进行现场指导和答疑。

项目第二部分,是在专家学者层面,将功能性生态网络和绿色基础设施跨界整合,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促进生态系统稳定。

中欧双城的“都市自然”计划刚开始,这个领域的研究在全世界也才起步。如果更好地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区域,还有很多内容需要研究和实践。

城市生物多样性,不仅让城市更绿、更宜居和更可持续,也使其居民更健康、更幸福。如何确保城市生物多样性得到持续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考验着城市决策者的认知、意愿和能力。城市不应成为被自然包围的孤岛,自然更不会因为人类的政治,文化隔阂而划分界限。相信“都市自然”之类的城市间、地区间合作的项目,未来会越来越多。

然而,将自然带入城市是一回事,将其带入文化和日常生活又是另一回事。

将来,我们或许会在繁华街头遇见漫步的刺猬或松鼠,撞到在垃圾箱周围觅食的猴子和狐狸。城市或许会变成更吸引野生动物的场所,让它们重新回到人类的生活中。我们将以何种姿态处理这些“相遇”,如何引导公众做出正确的反应?人类是否愿意分享自己的栖息地,与更多动植物和平共处?我们拭目以待。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