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PK新加坡:亚太“金融明珠”之争

王悦 总145期 2021年 1月号 环球视野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2020年5月27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即香港交易所,简称“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附属公司“香港期交所”已与明晟公司(MSCI Limited)签订一项关键的衍生品授权协议。

根据协议,香港期交所被授权使用MSCI亚洲及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并根据有关指数初步推出27项期货及期权合约。

事实上,在过去的23年,MSCI的这项协议一直都是与新加坡交易所(SGX,简称“新交所”)签订。香港交易所从竞争对手手中夺走这项协议后,新加坡交易所股价一度暴跌12%,创下十多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失去MSCI许可协议将使其2021年的利润减少10%~15%。

2019年以来,由于香港局势动荡,不少人猜测新加坡有可能取代香港成为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但是,港交所与MSCI签订的协议,却让这样猜测的人大跌眼镜,也让港交所和新交所之间的角力再次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就目前而言,香港交易所在亚洲的地位似乎仍然难被撼动。与此同时,新加坡交易所则面临着大量退市和企业治理丑闻的困扰。要想知道两个交易所的角力究竟谁会胜出,回顾这场角力的历史或许会获得答案。

由“分”到“合”的香港交易所

香港的证券交易在19世纪香港开埠初期就已经出现。在1860年代英国在华势力转向上海之前,香港是英国从事对华贸易的大本营。

1891年是英国统治香港50周年,港英政府举办了一场排场浩大的金禧庆典。也是在这一年,香港股票经纪会成立,香港于是有了正式的证券交易市场,这个协会在1914年更名为“香港股份总会”。

香港最初的证券交易都用黑板和粉笔来记录。此后,相继有香港股票经济协会、香港股票及经济社和香港汇兑经纪会所成立。只不过,后两间交易所都在1930年代倒闭。

二战结束后,英国从日本手中夺回香港。“香港股票经纪会”和“香港股票经济协会”合并成为香港证券交易所,俗称(“香港会”)。在当时,香港的上市公司多是英资企业,“香港会”也主要由英国人管理。

1960年代末,香港经济起飞,华人资产的公司对上市集资的需求越来越大,促成更多由华资拥有及管理的交易所开业。1969年到1972年,远东交易所(俗称“远东会”)、金银证券交易所(俗称“金银会”)和九龙证券交易所(俗称“九龙会”)先后成立,形成了四会鼎力的格局。

但是,证券交易所的增多也让港英政府头痛。由于四家交易所上市标准要求、交易规则及流程各不相同,如何监管成为一大难题。

在1970年代以前,港英政府采取不干预的经济政策,香港股市几乎不受任何监管。在1973到1974年间,证券市场大崩盘,香港经济严重受创,政府不得不开始推行一系列监管市场及保障投资人的措施。

1973年,四家交易所达成协议,统一每日的交易时间,还成立了证券事务咨询委员会。政府则在3月1日紧急颁布《1973年证券交易所管制条例》,规定自翌日起,创立任何交易所,都需要获得财政司或香港总督的批准。已成立的四家交易所也在政府的促成下开始合并。

1974年7月,四家交易所同意组成香港证券交易所联会(简称“联会”)。经过一番波折,1980年7月,香港联合交易有限公司(简称“联交所”)注册成立。与此同时,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交所”)在1985年正式开业,在第二年推出了“恒生指数期货”。

直到今天,恒生期货仍然是港交所旗下衍生产品市场最受欢迎的期货产品。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在收市后一同停业,持续了长达14年的四会并立的时代宣告结束。到了4月2日,四会正式合并,联合交易所作为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开始运作,这标志着香港证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四家交易所合并需要更大的场地设置、交易设施。1986年4月2日,设立于香港中环交易广场的联交所交易大堂正式启用,可以容纳近1400人。

由于早期的交易没有完全电脑化,股票交易都要靠大堂身穿红色马甲的出市代表。大部分交易都是先经内线电话联系有意买卖的经纪,通知其落盘量,然后由盘房以电脑落盘进行交易。

设在交易大堂的电脑,只能用于让出市代表了解有意买卖的经纪及其数量,不能用来买卖。在高峰期,有超过900名出市代表在大堂联络交易,成为一时胜景。1992年首播的香港电视剧《大时代》中最常出现的场景,就是俗称“红衫仔”的出市代表在挂有股票名字的黑板上写上买卖价格。

1993年,联交所推出自动对盘交易系统,使得买卖股票的过程电子化,“红衫仔”数量减少,日均只有约30名出市代表现身。柜台租金高昂的交易大堂也因此显得多余,最终于2017年10月关闭改建。

由“合”到“分”的新加坡交易所

在香港的四家交易所筹备合并的同时,新加坡交易所的前身——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也在1973年5月成立。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是由1930年成立的“新加坡证券业协会”发展而来,这个协会在当时是用来规范证券法和新加坡经纪人协会的。由于历史原因,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形成、发展,与马来西亚关系紧密。

从证券业协会成立直到1973年5月以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共用一家证券交易所。两国将各自证券在两地联合挂牌,用直线电话相互联络,在交易中采用记分牌制度。

在1960年代,合并后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矛盾不断,两地接连发生种族暴乱,双边关系持续恶化。1965年,时任马来西亚首相东姑迫于国内压力,决定将新加坡逐出马来西亚联邦,马来西亚国会全票通过了这项决议。与此同时,新加坡共和国正式成立,但是“新马分家”的过程并没有结束。

1967年,两国无法就保留共同货币达成协议,于是宣布各自发行货币,不过两国货币还是能交替使用。这种货币互换的情况在1973年5月应马来西亚的要求终止,两地共用的交易所也因此分家。只不过,两国的企业仍然在两个交易所双重挂牌上市。到了1990年1月1日,两国企业相互挂牌的惯例也被迫终止。

现在的新加坡交易所,是1999年12月由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和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合并而成的。在合并之前,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就已经是亚洲仅次于东京、香港、首尔和上海的第五大交易所。2000年,新加坡交易所(SGX)挂牌上市,成为继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之后,亚太地区第三家上市的交易所。

1997年至今:挑战与机遇

电视剧《大时代》横跨了1970年代的香港股灾和1997、1998年的金融风暴,以股票和金融市场为背景,讲述两个家庭两代之间的恩怨情仇。该剧播出后影响巨大,以至于每逢香港股市大起大落,坊间都会以“大时代”概括当时的市况。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无论是对香港交易所还是新加坡交易所,都可以称为“大时代”。在香港回归中国的1997年的7月,泰国货币泰铢汇率波动,引燃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货币相继受到波及。10月下旬,国际炒家将目标对准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陡增,导致恒生指数大跌。

新成立的香港特区政府顶住压力,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最终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但是1998年初,趁着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国际炒家再次对香港发动狙击。

在此情形下,美国政府却反对亚洲各国政府出手救市。香港特区政府联合香港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稳定了港币汇率。

经过一个月的鏖战,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把香港当作“超级提款机”。新加坡虽然也受到金融风暴的波及,但由于新加坡拥有良好的银行系统和监管体系,也较为出色地抵御了金融风暴对资产价格和国内需求的冲击。

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1999年,时任香港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公布一系列针对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的改革措施,建议合并联交所、期交所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2000年6月,合并而成的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KEX)在联交所上市,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香港交易所”。

在很大程度上,香港和新加坡两个亚洲金融都会的竞争,也就是香港交易所和新加坡交易所之间的竞争。人们常常比较这两家交易所,首先是因为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家交易所,分别是新加坡和香港唯一的证券交易所,拥有难以被挑战的垄断地位。

它们的业务定位也非常详尽,主要为股本证券、衍生工具等提供交易及结算服务,并且提供市场数据服务。交易所业务收入的来源,主要取决于交易所的上市证券规模。

目前,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证券规模,明显比新加坡交易所的更为庞大。有数据显示,2020年4月,在港交所上市的证券总数有15131,上市公司数达到2477,总市值约35万亿港元。同期,新交所上市的证券数目则为715,总市值近8022亿新加坡元(约4.4万亿港元)。

与此同时,从增长前景来看,港交所的吸引力也优于新交所。近期美国收紧对在美上市公司的审查,间接导致中国概念股到香港上市的趋势加速。

而近年来,也有众多医疗产业、科技领域的公司寻求在新加坡发展,更因新交所此前与纳斯达克联手建立企业上市通道,有不少中企试图以新交所作为“跳板”。

不过,要想在与港交所的竞争中夺取优势,新交所恐怕还需要首先摆脱近期的退市潮和企业治理丑闻的困扰。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