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情墨韵书创新

总0期 2015年01月号 文化长廊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张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专业书法创作和书法组织工作。十多年前,沈鹏先生应邀为张海书法作品集作序,即以《创造力的实现》为题,对张海在书法艺术和组织两个方面的创造性作了准确而精辟的概括。“聪慧的张海懂得思维定式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重性,懂得稳定性与寻找新鲜感的一致性,懂得从大处博观与从小处求精的辩证关系,他善于通过广泛学习总结经验,再返回到实践中锻炼出实际提高书法水平的能力。”沈鹏先生如此写道。创造力贯穿了他四十年来书法创作和书法组织工作的全过程。他以巨大的热情、独特的思维视角和令人信服的才华给当代书坛以影响。

作为一位富有创造性且成绩斐然的书法艺术家,他曾认真地继承传统,于篆、隶、草、楷四体书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从他早年所临多种金文、小篆、汉碑、魏碑及多家草书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他对各种字体把握的准确度及撷取其神采的悟性。他深入传统,但又绝不是一位艺术上的守成者,他对各种经典的继承,只不过是他创造出更新的艺术语言的基础。几十年来,他求新求变,以己之审美追求不断地改造着、融会着历史上他所钟情的经典作品,从中抽绎出与时代大的文化思潮相呼应、又能强烈表现个性并与历史接轨的艺术语言。

张海诸体兼擅,最能代表其风格、体现其成就的是隶书和行草书。早年他的隶书融《封龙山》《礼器》等汉碑意,刚健婀娜,清隽多姿,八十年代初曾获河南省书展一等奖并受到许多老一代书家的赞扬。八十年代中期,他开始了一场培养“新品种”的试验,在庙堂气甚浓的高古风格中掺入了汉简的意味。1986年北京首届河南十五人墨海弄潮展中他的一件巨幅作品(《太史公自序》节录),是其二者结合又加以草书化的代表之作,也是整个书坛隶书进入新阶段的开篇之作。此后他的隶书愈来愈显示出强烈的个性:结体的夸张变形,用笔的连绵,草体意味的强化,转折处楷书笔法的掺入,用墨干湿浓淡的丰富变化,似不经意而又十分严谨的书写过程,使其作品在当代隶书中独树一帜,书法界称之为“草隶”。

张海的草书成就可与其隶书相颉颃。他的小草结体简炼,用笔轻健,在典雅隽秀中又蕴涵着独特的奇逸之气,在1992年全国第五届书展中以其清新的面目获得了全国大奖。尔后他又潜心研究大草。其草书结体源自旭、素,而又加以简化,形成雄强豪放、雅健清新的风格,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鲜明个性特征。草书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陆游《烟艇记》以及《题画马诗》、虞集《题画诗》表现出不同风采。此种笔法用于其大幅草书的同时,也借用到了他的隶书、篆书甚至楷书的作品中。

       也许因为张海原籍偃师,距离洛阳龙门不远,其楷书始终游弋于魏碑中。多年浸淫于此,后得张猛龙碑神髓,并参以行草之势,融而化之,自成一格。

       篆书于他并非为主要书体,但所取得的成就却不逊于当代一些专擅篆书者。其结体主要取自小篆,而用笔却以大篆笔法为之,并充满草意,加之独特的用墨,故其篆书显得苍涩、老辣而高古,且不乏灵动之气。如李珏《木兰花慢?寄豫章故人》上阕,这是其对书法本体、时代审美及独特个性准确把握后的艺术浓缩。

       作为书法组织工作者,张海所取得的成绩早已为书界所认可。在河南书协工作期间他的每一步、每一项工作,均能提出符合其时其境的策略和措施,适时而变、与时俱进,使河南省从一个中游偏下的书法地区到全国公认的书法大省,担任中国书协主席以来,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使近几年中国的书法工作在各方面有着明显进步和快速发展。

       当代书坛主要有帖派和碑派两大艺术流派。大抵以中原书风为代表的北方书法以碑派为主,而以江浙书风为代表的南方书法以帖派为主。近些年来,随着书法交流活动的增加,两大艺术流派有互相借鉴、取长补短、逐渐融合之势。张海书法作品展在南方几大城市举办,相信将促进这种有益的艺术交流和相互借鉴。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