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疫情告急!这里的南北差距为何那么大?

李雪 总135期 2020年 3月号 环球视野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当地时间3月11日18时,意大利民防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天内,意大利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13例,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2462例。就在3月8日,意大利总理孔特(Giuseppe Conte)签署新的限制法令,其中伦巴第大区及北部十四个省被纳入“红区”范围。3月9日,该法令的执行范围将扩展至意大利全境。 


从目前疫情感染者的分布情况不难看出,以米兰为首府的伦巴第大区,感染人数高达2251人,彻底沦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而其他几个感染者较为集中的分布地依次为:艾米利亚罗马涅,威尼托,马尔凯,皮埃蒙特大区,这些区域均分布在意大利的西北或东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坐落于意大利南部的诸多大区,普利亚,翁布里亚,阿布鲁佐,卡拉布里亚等大区的感染人数相对较低。


意大利疫情的地理上的集中分布,不由得又让人联想到意大利的南北差异。

南方与北方

实际上,意大利的南北差异早在中世纪时期就开始显现,是贯穿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始终的政治经济文化状态。虽然通过1861年的统一战争,意大利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实现了政治统一,但亚平宁半岛上的南北分立状态在此后约两个世纪的漫长历程中并未得到改善。
从自然景观到人文艺术,乃至风俗民情,凡是到过意大利的人都能够感受到南北方的截然不同,而意大利当地民众也对此感受颇深,这一点在每次意甲联赛中,来自北方的尤文图斯、米兰等俱乐部球迷与南方的那不勒斯等俱乐部球迷大开骂战中,就能略窥一二。 


意大利喜剧电影《欢迎来到南方》和《欢迎来到北方》,正是以诙谐幽默的方式阐释意大利南北方深刻而鲜明的差异。在电影中,意大利南方在北方人眼中是混乱无序、危险脏乱的代名词,同时,那里的人却好客热情,也是美食之乡,较之严肃严谨、生活节奏更快的北方,那里满是阳光沙滩,生活更闲适,人们也更懂得享受生活。
那么,在意大利人眼中,到底哪里是南方?那里是北方?人们普遍以罗马或拉齐奥大区为分界,划意大利为南北两个“世界”。以此为界的梗图更是层出不穷。
图中戏称时髦的意大利人如何看待意大利,南方已经不是意大利而是埃塞俄比亚,西西里岛则是索马里
当然,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南北方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布局,人口总量及流动水平方面的差异也是不言而喻。

意大利的传统及新兴工业区都分布在北方,以热那亚、米兰、都灵为中心,具备完整合理的重工业体系。时尚及奢侈品产业几乎都集中在这里,豪车玛莎拉蒂、兰博基尼、法拉利,奢侈品阿玛尼、范思哲、普拉达,以及享誉全球的意式咖啡、费列罗巧克力等等都来自于意大利北部。


反观南方,在经济总体量、经济体系完善程度、产业结构合理度等方面远远不及北方。也因此,意大利北部的跨国与跨区域人员流动十分频繁,与之相对,意大利的南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对于劳动者来说,南方在就业前景及个人发展方面的吸引力大大逊色于北方,这也造成了南方人口的常年外流。

除却众所周知的经济格局分布,人口流动等因素影响,这种“南北割裂”恰是亚平宁半岛自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所呈现的“分裂”状态的一种延续。纵观意大利历史也不难发现,历史上南方也并不总是发展落后,甚至曾经有过无比辉煌的经济繁荣时期。
探究南北差异的形成,我们需要回溯亚平宁半岛在中世纪及现代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在其曲折复杂的历史进程及文化积淀中找寻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

地中海中轴

位于地中海的中心的意大利拥有着“开放性”及“中心性”并存的地理特征。


北邻阿尔卑斯山脉,东、西、南三面临地中海的属海:亚得里亚海、爱奥尼亚海及第勒尼安海,南部与北非隔海相望,还拥有地中海最大的两座岛屿:撒丁岛和西西里岛。半岛狭长的海岸线、坡度平缓的海滩及众多天然港湾也是它自古以来吸引海外移民的重要优势。早在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就到达西西里岛和半岛南端,建立众多殖民地。古罗马更是以此为中心建立起了古代世界的庞大帝国。而中世纪以来,这里更是扮演着欧洲十字路口的重要战略角色,地中海成为欧洲商业的枢纽,而意大利地区的沿海城市那不勒斯、比萨、威尼斯也靠着商业贸易繁荣起来。这样的中心位置虽然为它提供了好的贸易机会,却也使它极容易受到来自各方的攻击。此后的历史中,阿拉伯人、西班牙人、法国人等都曾经在此停留。


从地形上来看,亚平宁半岛上以山地丘陵为主,最大的波河平原地处北边,往北阿尔卑斯山将半岛与欧洲其他地区分隔开来,往南则是绵延的亚平宁山脉,一直延伸到半岛最南端,由于版图狭长地处南端的沿岸平原面积有限,某种程度上地形原因也影响了南北边的发展历程。


尽管波河平原适合农业发展,在古罗马时期却长期受到北方蛮族的侵扰。阿尔卑斯山作为屏障并非不可逾越。汉尼拔就曾率领迦太基的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一路南下,抵达艾特鲁利亚地区,即现今的托斯卡纳大区。北方不稳定的状态直到11世纪后才得以缓解。
南部地区,除了沿海城市因为航海贸易得以发展之外,很长一段时间则因为多山的地形、不畅的道路交通而与北部沟通不畅。无形之中南北方也因为地域的隔断而各自发展出不同的社会文化。

“三个意大利”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的古典时代终结。对于曾经是帝国中心的意大利来讲,是分崩离析的开始,未来将陷入长达十多个世纪的政治混乱,直到19世纪才重归统一。
在最初的5个多世纪里,意大利地区更像是一个被争夺来争夺去的巨额遗产。灭亡了西罗马的东哥特人与拜占庭人(即东罗马帝国)征战不休,先后占领意大利地区。常年战争的消耗给了来自北边的伦巴第人可乘之机。公元568年,伦巴第人翻过阿尔卑斯山,一路南下击退拜占庭人,并将他们限制在亚平宁半岛南部一隅和拉文那的东北部,以帕维亚为中心建立王国。从政治上来说,伦巴第人的入侵是个分水岭:它清除亚平宁半岛上所剩无几的政治统一因素。因为尽管伦巴第人有高超的作战能力,却从未试图征服整个亚平宁半岛。 

 

伦巴第人的高歌猛进,使得身处罗马的教宗感到地位岌岌可危。所以教宗斯蒂芬二世向北方的法兰克王国求救,国王矮子丕平在754年率兵进军意大利,“夺回”了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丕平将夺回的部分土地献给教宗,史称“丕平献土”,自此从拉文纳到罗马的大片领土便划为教皇辖区,教皇国形成。 


此后,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相继占领意大利北部,然而争夺王国继承权、与教会斗争都无形中削弱了他们的权威,因而很难在意大利建立持久的、强有力的统治。正是在这样断断续续的政治真空状态下,意大利北部、中部的地方势力悄然崛起,城市得以自由发展。


南方则是另外一幅景象。被伦巴第人逼退到南端和西西里岛的拜占廷勉力维持的统治,直到9世纪,阿拉伯人占领西西里岛,维持了大约两个世纪。亚平宁半岛南部也曾从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的紧密往来中获利颇多;同时,它也享有开明的政府与适当的政治自治。因此,诸如那不勒斯、萨勒诺、阿玛尔菲和巴勒莫等城镇发展成繁荣的商业与文化中心。9世纪时意大利的南部城市巴里、阿玛尔菲就作为第一代商业城镇成为了意大利国家商业贸易路线上的中转枢纽。


然而11世纪末,声称效忠教皇的诺曼人以圣战的名义,攻占了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端,并在1130年建立了西西里王国。诺曼人并未意识到贸易的重要性,而更注重政治与个人权威的确立。随后法国人与西班牙人又先后统治者南方,逐渐宫廷政治与官僚机制逐渐成为了意大利南部社会发展的特点。意大利地区逐渐走上不同的发展模式:北部与中部在教皇的支持下逐渐推行自治,以商业活动为核心的城市共和国崛起;以罗马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则是仍然处于教皇国的统治之下;而南部则长期处于强大而集中的政权统治之下,对于商业活动重税而难以长久发展经济。

很快,热那亚、米兰、威尼斯及波河平原上的诸多小城市开展了与欧洲大陆的商业贸易,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镇的繁荣。北部与欧洲内陆接壤,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亚平宁半岛遭受了数个世纪的外族入侵,也在同时为其提供了与欧洲内陆国家进行商贸的途径与通道。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独立的城邦共和国,也被称作海上共和国,他们不仅拥有自己的政府、货币和舰队,还垄断了地中海多条主要贸易路线。

10世纪末期,威尼斯最为意大利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凭借与拜占庭帝国的密切政治关系,它几乎垄断了从君士坦丁堡和小亚细亚港口向西方的商业贸易。而十字军东征成为了威尼斯商业扩张的最大推动力,并刺激了热那亚、比萨等沿海港口城市的商贸发展。阿玛尔菲、那不勒斯、比萨、热那亚和威尼斯的繁荣主要得益于其作为链接亚非与欧洲北部贸易交流的必经之路,这些城邦几乎垄断了香料、燃料、呢绒和珍贵矿物的贸易。虽然意大利半岛的“中心性”在中世纪时期表现为一种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得它与希腊几乎赚取了地中海贸易的主要财富。然而到了现代,这种“中心性”逐渐过渡为“边缘性”。


不可否认的是,到了中世纪晚期,北方的诸城邦因为商业的繁荣以及农业发展而更加富庶,而南方则在封建王朝数个世纪的集权统治下,社会发展日渐僵化。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1475年占领克里米亚,东西方商路由此被切断,这使意大利各沿海城邦的商贸发展受到极大的打击。特别是在地理大发现后,商路的改变和欧洲贸易中心向北转移至大西洋,更使意大利的商业城邦失去了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地中海贸易圈从此衰落。


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的影响力在意大利南部日益扩大,那不勒斯变成了西班牙贵族统治下的流浪汉城市,挤满了乞丐和游民。与之相比,意大利北部临近法国和德国的富庶市场使得它明显区别于南部。与北部欧洲的密切联系,较为宽松的政治管理体制使得意大利北部地区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之后,逐步建立起了工业化体系。


意大利地区在中世纪的漫长过程中,南北之间的社会已经大不相同,北方的各个城市共和国之间又是斗争不断,中央集权在这里始终缺席,因而沦为欧洲各个王室战争的战利品。长期的分裂使得意大利既难以作为一个整体稳步发展,更缺少其他欧洲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即便在统一之后,也难以全面的制定国策而使得南北发展协调。

到了19世纪,意大利境内只剩下以都灵为首都的撒丁王国是仍保持独立。经过首相加富尔的一系列改革,为完成意大利统一奠定基础。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王国宣布成立,直到10年后,1871年7月,意大利政府才正式由佛罗伦斯,迁都至罗马,意大利正式统一。
统一并不代表南北差距就得到了弥补。反而因为历史上的分裂,制定一个均衡发展的政策仍然是难上加难。而政府内部多是来自北方的精英,来自南方的人才很难进入到行政部门。直到1887年才出现第一位南部出生的首相。军队长官也主要来自北部,19世纪60年代,近3/4的将军都是皮埃蒙特人。几百年的政治和经济分裂始终难以弥合。


自西罗马帝国衰落以来,意大利中世纪及现代历史进程围绕着以下几个主题:伴随蛮族入侵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教权与世俗王权的对峙与斗争;意大利城邦国家的兴起与衰落。自中世纪开始,意大利半岛历史发展的基调便是分裂与破碎。“割裂”不只是当代意大利所呈现出的南北差异,而是自中世纪以来半岛经济文化特征的延续与发展。可以说构建适用于意大利统一体的意识形态成为了意大利政治家们的主要任务,这种尝试贯穿了意大利现当代发展历史的始终。新冠肺炎疫情在意大利的扩散与传播,其分布所呈现的鲜明南北差异,再次将这个历史性特征与“难题”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