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本刊专访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品鉴定家邵建武先生

范哲 总111期 2018年1-2月号 文化长廊
“我从来不敢轻视我的作用,教会那些有钱,却缺乏知识的投资者珍惜;教会那些没钱,却有兴趣的爱好者鉴赏,是我的理想或者梦想。” 在艺术品投资领域,邵建武也许是一名生意人,但同时,他更是一个中华文明的崇拜者和追随者。在采访中,他这样说:“我的私心是,当后世面对辉煌浩瀚的中华文明史,在那里他们能够...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1956年,邵建武出生在湖南的一座小城。用他自己的话说,童年时家徒四壁。父母并没有引领他去接触文学和艺术的物质条件,但家庭给他沉淀了对于读书,对于文化的崇尚。在他的书房里,挂着母亲的一幅素描肖像。邵建武说,正是因为和母亲相伴的那段时光,才磨练出了他今天的性情,才让他可以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沉淀下来,不仅仅为着金钱去做一些事情。
这份特质,在他涉足的那个金钱至上的艺术品拍卖圈,显得弥足珍贵。

恢复高考让他
从工人,成为记者
在2012年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交易会上,此前邵建武作为投资顾问以3500港元价格买入的李可染作品——《万山红遍》,最终以2.9325亿元成交。那一刻,邵建武成为了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上的焦点之一,他与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交织了20年的人生,达到了巅峰。
但和很多“圈内人”不同的是,邵建武既不是出身名门,也非财力雄厚。在接触中国艺术投资品市场之前,邵建武是一名记者,在记者之前,是工人,在成为工人之前,是一个贫寒家庭的孩子。
“命运多舛,童年丧姐,少年丧母。”虽然天资聪颖,但是生逢运动不断的年代,个人命运只能伴着时代命运随波直流。作为五十年代生人的邵建武,自然也不例外。
1975年,19岁的邵建武离开家,走进工厂成为工人。两年后,改变了一代人命运的恢复高考让邵建武开始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规划,凭借着勤奋和聪颖,他拿到了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但因为工作未满三年,他不能带薪上学,父亲又已经退休。因此当他拿着录取通知书回到老家的时候,老父亲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能不能不去,我养不活你。”
“不能,我一定要去,靠借朋友的钱我也要上完大学。”
对学识强烈的渴望让邵建武的父亲虽然嘴上不说,却用行动支持了这一趟求学之路,已经耳顺之年的父亲又回到单位补差,帮助邵建武完成了四年大学。
大学毕业后,邵建武被分配到新华社,正式成为一名记者。那时的他,还没意识到自己会和艺术品投资这个行当,有什么关系。

一盒松花蛋让他
开始接触艺术投资品市场
2002年,邵建武开始参与有关机构的艺术品收藏工作,推进艺术品收藏及企业博物馆建设。他亲历了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2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凭借着丰富的从业经验及深厚的行业资源,逐渐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重要的操盘手之一。他经手的重要艺术品包括齐白石的《祖国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傅抱石的《杜甫诗意图》、李可染的《万山红遍》、陆俨少的《春江不老图》、元青花鱼草纹大盘、清乾隆珐琅彩纸槌瓶等,操盘金额逾30亿元。
其实,邵建武自幼就对中国书法美术产生兴趣,幼年与兄长学行草,大学时与学长学习篆刻并自修小篆。从1982年进入媒体工作以来,一直坚持书法学习。1986年师从张仃先生,90年代受日本友人竹内裕昭影响,开始自修中国瓷器鉴定。1997年调入《人民日报》文艺部,2009年创办人民日报《收藏》副刊。
可以说,邵先生半生光景都与中国文艺相伴。但真正带他走进中国现当代最为恢弘美术殿堂的,是一盒并不起眼的松花蛋。1982年,他被分配到北京前,回了一趟老家,同乡让他把一盒松花蛋带给一位北京的阿姨,这样的机遇使得邵建武结识了诗人灰娃。“她创作诗歌,意境很丰富,我觉得是伟大级别的。”灰娃原名理召,她对这名聪慧的年轻人青眼有加,后来她成为了著名画家张仃的妻子,正是由于与他们一家的交往,让邵建武对中国美术和中国艺术理解的起点和门槛,比常人都要高得多。
作为人民日报美术版、收藏版的主编,邵建武自然拥有厚重的艺术品素养,他不仅会看会赏,也偶尔画上一画,写上两笔。圈内的资深人士肯定他的天赋,认为他可以在艺术这条路上走下去,但是他心中明白,选择一个全新的领域就意味要承担失败。家庭的压力让他选择继续从事新闻和写作,只是在自己可以接触到的领域,尽可能多的去关注中国的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
《当心,拍卖有底牌》《痛说赝品》《收藏八病》《有的痛是永远的——对汉奸作品拍卖的考察》……在做记者的这些年,邵建武书写了大量有关于文物拍卖的评论文章,对国内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产生了很多深刻的思考。“中国不缺少金钱、客户、艺术品和需求,在这个市场上,我们缺少的是自信。几个方面的‘不缺’在信心缺乏的情况下,如同一个人缺了点精气神,一下子变得有些无精打采。”这是他对现在国内的文物拍卖市场精准形象的概括。
短短二十年多年间,中国艺术品投资交易市场方兴未艾,而这个领域中的是非之争,也必将随之延续,邵建武依然坚定地穿行在是非之间,追求着他的理想与光荣。

看好家门
对历史满怀敬畏的参与艺术品拍卖
1992年,中国开放了艺术品拍卖市场,一个伟大的复兴时代即将来临。
但同时,挑战也一同降临。  
邵建武身处其中,亦非常清楚,收藏说到底只是小众事业,历朝历代真正称得上是收藏家的,是极少数人,所以,在人来人往的拍卖会上,大家大多是过客,留下来的是文物与艺术品、是沉静的心灵与清朗的文脉。不顾一切地逐利而为,难免浮躁。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面前,虚怀若谷才能如沐春风。
因此邵建武说,中国拍卖界要力戒平庸。买卖的虽然是文物与艺术品,但是从业者的才华高低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成败与格局的大小。如何在拍品的征集中,有犀利的眼光?如何在拍品的介绍中,有独特的角度?除了学养,还是学养。
邵建武作为一名出色的从业者与参与者,深知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有买卖不完的东西,读不完的书,想不完的事。如果知史不足,就会有随波逐流、自以为是、夸夸其谈和血本无归的结局,最后落得一个贻笑大方而不自知的结局。带着这份对历史的敬畏,邵建武用学识功底和从业经验亲身参与到这场发展中,绝对可以说是国内文物与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幸运。
其实,这三十年来他为国家相关机构的文物与艺术品收藏工作,推进文物与艺术品收藏及企业博物馆建设,已经做出太多贡献。“要看好自己的家门,不让现在国内的文物通过非法的途径又流失海外,查清目前海外已流失文物的家底,利用我们国家强大的实力去修改现有的那些不尽合理的国际公约。让各国非法流失的文物都物归原主,并且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展示。我想这才是人类文明最好的境界和状态。”
在文物收藏这个领域,邵建武对艺术品的洞见素为世人所重,对于这份事业,他显然还怀有更深远的情怀。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