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时代担当

综合 总144期 2020年 12月号 特别策划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2019年底,中国城市数量已超过670个,城镇常住人口8.48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6%,城市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超过90%。可以说,改革开放加速开启中国城镇化进程,在完成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深化改革创新的主阵地。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城市将承担起成为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的历史使命。面向未来,城市化道路该怎么走,如何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如何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时代重任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要求“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治理水平”。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这一发展主体,更离不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而“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早在2016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就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推动信息化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迫切需要。数字中国开启我国信息化发展新征程,具体涵盖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及数字新基建等内容。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变革和城市化发展交汇的产物,智慧城市以技术手段对城市进行赋能,并逐步重塑城市运营和治理模式。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开展的智慧城市、信息惠民、信息消费等相关试点城市超过500个,超过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均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刚需。

早在2012年,我国就已开始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涌现出了深圳等一批先行先试的智慧城市典范。

在改革开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深圳,从昔日的小渔村“摸着石头过河”,成长为世界创新之都,正是得益于“先行先试”的探索理念。如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又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探索新的城市治理之路,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引领者。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次被重点强调,智慧城市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重任、新使命。立足智慧城市的生动实践,深圳在新时代书写着智慧城市新的春天。

“网上提交毕业生引进和落户申办材料后,仅十分钟就批下来了。”今年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新闻专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小吴惊叹道:“没想到深圳办事效率这么高。”

“秒批”正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的标配。原本需要1天时间的登记手续,深圳市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仅用几十秒就完成了,成为首家取得深圳“秒批”企业营业执照的企业。 

如果生活在深圳,一定可以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智慧魅力,崛起于深圳的华为,正是建设这座数字之城的重要参与者。在交通治理方面,深圳交警道管科牵头、各部门配合,华为与伙伴深度参与,打破部门壁垒,优化整体流程,实现云网边端协同,打造出“一体化交通治理指挥业务平台”,拥堵指数下降8%,执法效能提升50%,指挥效能提升25%;在政务领域,深圳98%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网上办理、94%的行政许可证事项实现“零跑腿”;智慧机场建设全面实现了刷脸登机和机位智能分配,机场出港航班准点率达90%,旅客平均等待时间缩短近40%……

深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深圳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抓手。以数据资源攻坚、共享、共用为突破口,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 

经验复制

深圳是华为倾力打造的智慧城市样板,华为正将“深圳经验”向全国复制,助力更多城市智慧升级。

在上海黄浦,为了更好进行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智慧城区建设中,黄浦打造基于华为数字底座的“感知—互联—孪生—智慧”的数字孪生空间,构筑出人、机、物之间实时、动态、交互数字孪生体,实现线上实时可视和双向交互。通过在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覆盖了1.5万路摄像头及几万个各种物联网终端设备,智慧黄浦数字平台使用基于视频的AI能力并对已有物联网终端数据进行抽取、汇集,利用这些数据还原感知到的场景,以“细胞级”精细化感知城市脉动,为城市运行事件状态监测和管理服务。 

在河南许昌,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政务先行”的理念,华为向许昌市政府提出融合创新的一体化政务云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可以满足许昌市未来5到10年的发展需求。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新一轮大幕揭开,双方将在智能制造、5G等高新技术领域继续深化务实合作,通过城市智慧化、基础网络、统一通信与协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许昌市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基于黄河鲲鹏算力、具有本地特色和亮点的新型智慧城市样板,打造“宜居之城、智造之都”。

在江苏苏州,苏州工业园区携手华为,通过网格员信息采集+智能眼社区监控双管齐下,打通社会治理的每一条神经末梢,通过汇聚31个部委办局及相关单位、43个业务系统,累计超过1.5亿条数据,全面支撑各项智慧应用,打造了园区“天地一体,动静结合,实时感知,超前预警”的24小时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安防网络。

新时代召唤新使命。智慧城市谋篇布局,只有与数字中国、国家现代化战略同频共振,智慧城市的生命延展性才会更长、时代厚重感才会更强。 

解题之道

如果说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升级,是城市智能技术逐步渗透、“百花齐放”的上半场,那么从智能化到智慧化的进化,则开启了交互联接、系统整合的下半场。随着5G、AI、云计算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加速政企智能升级,城市全场景智慧成为可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城市全场景智慧有多维度含义。其中既包括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大融合,也涵盖更广泛的行业应用领域,以及技术、产品、应用、服务以及终端用户在内的多方紧密合作、协同参与。在他看来,全场景智慧的意义“不是看信息技术渗透多远多深,而是要看它最终能够给使用者带来什么价值”。

在华为看来,全场景智慧的外在体现是业务应用场景“全”。面对城市全场景业务,可以定制全场景智慧解决方案。在政务领域,华为助力构建服务型数字政府,让政务服务更便捷,在多地实现了从“最多跑一次”到“秒报秒批”的升级;在医疗领域,华为利用5G等数字技术,实现了支持海量数据高可靠、低时延传输,突破了空间限制,提高了诊疗效率;在水利水务领域,华为为应对水域监测治理挑战,利用AI技术进行蓝藻智能识别等常态化监测;在教育领域,华为以“互联网+教育”为核心,以AI、大数据、物联网、华为智慧屏、视频云等技术与产品为基础,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常态化课堂录播、课情分析”等核心场景,打造了技术与教学应用深度融合的全套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在华为全联接2020大会上,华为首次提出了政企智能升级的参考架构“智能体”,以AI为核心,以云为基础,构建开放、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准判断和持续进化的智能系统,作为全方位支持城市全场景业务的“数字底座”,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云化、智能化的全场景智慧城市系统。

智能体由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智慧应用四层组成。智能交互,是智能体的“五官”和“手脚”,联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让软件、数据和AI算法在云边端自由流动;智能联接,是智能体的“躯干”,实现无缝覆盖、万物互联,从而让应用协同、数据协同、组织协同;智能中枢,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基于云基础设施,赋能应用,使能数据,普惠AI;智慧应用,是智能体的价值呈现,通过与客户、伙伴的协同创新,加速AI与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 

华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鲁勇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实干是关键。要以人为本打造全场景智慧城市,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为市民和企业提供主动、精准、智能、高效的城市服务。 

如今,智能体的构想正在面向各个城市、各个行业落地。截至目前,华为已经联合深圳、成都、福州、南昌发布鹏城智能体、蓉城智能体、榕城智能体、洪城智能体,携手伙伴在超过600个项目中探索和实践智能体,广泛应用于政府与公共事业、交通、工业、能源、金融、医疗、科研等行业。

随着智能体理念不断落地生根,中国城市正加速迈向全场景智慧,未来城市将无处不智慧。华为认为,智慧城市并非一线城市“专供”。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广大非一线城市、中西部地区、县域作为量多面广的大多数,更需要技术力量的滴灌与扶持。

数字技术能够成为普惠性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让众多城市插上创新变革的羽翼。让数字化的红利惠泽每一寸土地,让每一座城市都聪明起来,也是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 

智慧城市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丰富的实践中,华为积累了全周期服务能力、全要素聚合能力、全场景建设能力和全栈产品提供能力。华为及生态伙伴将携手更多城市客户一道致力于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实践,共筑城市智能体,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续写智慧城市更多“春天的故事”,为助力建设数字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磨砺以须,倍道而进。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