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官员形象危机

凌国华 总0期 2014年07月号 智库文章

    《环球市长》杂志    GLOBAL MAYOR MAGAZINE

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称官员形象危机呈“多元高发”态势,群众认为2013年形象最差的官员群体依次为:城管、学校领导、医院领导、村干部、警察、国企领导和民政干部。报告显示,当前,群众更加厌恶“贪”和“渎”的官员。
      一个需要直面的事实是,民众对官员整体形象的观感一直不乐观。社科院蓝皮书《形象危机应对研究报告2013-2014》从学理角度印证了这种朴素观感。无论是造成官员形象危机的贪、渎、色、假、枉这五大风险领域,还是由城管、学校领导、医院领导、村干部、警察、国企领导和民政干部构成的形象最差官员“排行榜”,对官员形象的朴素观感与学理研究在相当程度上达成重叠,这无疑对作为公共治理重要角色的官员敲响了警钟。
      贪腐、失职渎职、性丑闻、造谣造假、枉法等之所以成为暴露官员形象危机的“重头戏”,说到底是不健全的公共治理体系和“短板”频现的公共治理能力杂糅的双重作用所致。成为“暴力执法”代名词的城管,教育发展痼疾背后的学校领导,医改踯躅不前中的医院领导,粗放城镇化过程中的村干部,过度自由裁量权下的警察,运营垄断与薪资畸高的国企领导,以及牵涉民众生老病死而缺乏法治公正考量的民政干部,在体制环境错位与个人素养短板的双重裹挟下,公共治理能力的短板暴露无遗。
      官员形象危机是一面镜子,暴露出一些官员在公共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短板。这与公权力的滥用息息相关,更与治理过程中对法治正义的偏离密切相关。现实一点说,要求官员形象十全十美近乎苛刻,但官员整体存在形象危机,显然应该引起警惕。从更宏阔的角度考量,行政官员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因其参与行使公权力而吸引众多目光、承载更多责任。于统治、管理、服务这三种公共治理的模式而言,不同治理模式下的社会关系、社会控制、治理者人格以及治理文化也不尽相同。公共治理模式是制度和文化的有机融合,官员形象危机所暴露的治理能力短板,是治理模式由管理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型不彻底、发展不科学的体现,克服此难题自然需要从制度和文化两方面入手,加强外在制度规制和内在文化浸润。
      公共治理者的治理理念对治理能力有着巨大影响。“官本位”意识被认为是造成一些官员形象危机的内在原因,由“官本位”所生发出来的管理甚至管制思维,将公共治理变成官员为主导的单向度模式,忽视了与民众之间的治理互动,自然难以构建官民之间的良性治理格局。“官员形象”蓝皮书中,民众对民政干部等服务类官员评价明显高于城管等执法类官员,不仅反映了民众“喜服务、烦管制”的倾向,更启示公共治理要放低身段,致力于治理参与方之间的良性互动。而民众更偏好“能力本位”和“惠民导向”的实务型官员,也体现出社会越来越注重公共治理的外部效应。现代公共治理不再是“权力”一方的独角戏,“权利”同样是这个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作为公共治理的理想状态,善治要求权力与权利双方的良性互动,而在当下,应当把“确保权利充分的生长空间”与“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