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费县:脱贫攻坚“五个全覆盖” 小康路上“一个不少”

新闻资讯  NEWS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事关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战略,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习近平总书记到临沂调研时,殷切嘱咐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决不能让老区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掉队;省委、省政府将脱贫攻坚当作“一号工程”来抓;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新时期的“孟良崮战役”来打,力争在脱贫攻坚中“走在前列、带个好头”。费县是全省30个经济欠发达县和34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区之一,有重点贫困村49个,贫困人口3.3万户6.3万人。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到2017年底基本完成脱贫任务,确保2018年巩固提升、摘掉省扶贫重点县“帽子”,6.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为切实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实处,在全县开展了“三问三清”、“六逐户两逐村”等多轮次排查活动,全面摸清了贫困村、贫困户底数。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了“五个全覆盖、五个一个不少”脱贫攻坚思路,设立产业项目、产业化带动、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安置、政策兜底五条专项工作线,建立五个信息数据库,以线带面、统筹推进。
一、重点贫困村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整村脱贫一个不少。在49个重点贫困村,每村安排50—1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突出产业扶贫主线,明确种植养殖、光伏、生态旅游、电商四个主要方向,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南部乡镇重点发展核桃等干果和榛子、茶叶、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北部重点发展山楂、樱桃、脆枣等鲜食林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23个,发展果品、茶叶等面积1.85万亩,吸纳贫困户1833户3812人通过特色种养殖业实现脱贫。发展旅游产业。结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投资50亿元的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投资20亿元的大田庄全域生态游和投资20亿元的许家崖“后乡土”乡村综合开发示范区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带动发展农家乐、精品采摘园、家庭农场等小微旅游项目480余家,带动旅游直接从业人员8000人、间接从业人员3万人,带动20个重点贫困村2850户5934人脱贫。发展光伏产业。采取集中式、集体式、分布式开发模式,成立益民光伏发电有限公司,申请光伏扶贫指标25.59兆瓦,带动3038户贫困群众年增收3000元;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建设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1.7兆瓦,带动360名贫困人口增收。实施电商扶贫。引进齐尚、源网、思埠等电商10余家,实现重点贫困村全覆盖,形成了“上行促销售、下行带就业、综合促增收”的电商扶贫格局,带动1350名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电商实现脱贫。

二、依靠产业项目脱贫户纳入产业化合作经营体系全覆盖,产业脱贫一个不少。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作用,把有劳动能力、从事种养殖产业的贫困户6125户13470人全部纳入产业化合作经营链条,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依靠合作化经营、产业链带动,建立起贫困户脱贫长效机制,实现稳定脱贫。坚持扶贫园区带动。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贫困户经营”的模式,规划建设扶贫产业园21处,解决周边村1456名贫困户脱贫。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发动42家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建设种植基地、开办扶贫车间等方式,带动2405人脱贫。如山东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建设了优质大豆生产基地1.3万亩,通过提供就业岗位、设立公益特岗等方式,带动周边167人脱贫。坚持专业合作社带动。发挥专业合作社技术、市场、流通等优势,鼓励合作社开展“送项目、送良种、送技术、送销售、送资金”的“五送”服务,保障贫困户发展无风险、收入有保障。全县211家纳入政府扶持合作社共带动7563人脱贫。
    三、易地扶贫搬迁村搬迁户两年内搬迁安置全覆盖,搬迁脱贫一个不少。全县有6个乡镇16个村2944户9295人(其中贫困户1389户3459人)需要实施易地搬迁扶贫,占全省总任务的1/5、全市总任务的60%。截至目前,集中建设安置区的14个村有6个村已完成社区建设并基本搬迁完毕,其他8个村安置社区正在建设;分散安置的2个村中,1个村已完成搬迁安置,总计已完成搬迁1456户4792人,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任务。工作中,探索实行新型居住社区、就业安置园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区“三区同建”,整合土地增减挂钩、易地扶贫搬迁、行业社会扶贫等资金2.9亿元,高标准打造了崔家沟易地扶贫搬迁示范工程。政策引导、设施先行,确保“搬得出”。投资1亿元在镇驻地高标准建设了安置社区,贫困户平均每户扶贫搬迁补助资金达到7万元,加上土地增减挂钩补助政策,实现了260户贫困户个人零负担搬迁,270户随迁户最大优惠入住,最大户型负担不超过3万元,2016年3月全村530户1670人一次性整体搬迁入住。完善配套、保障就业,确保“稳得住”。完善社区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方便群众上学、就医、生活;在社区周边大力培植服装纺织、板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了木业产业园、服装产业园和居家灵活就业中心“两园一中心”,通过开展就业培训和安置,帮助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实现充分就业。综合治理、产业开发,确保“能致富”。对项目村搬迁后的1万余亩土地实施整体产业开发,投资1.9亿元新修道路65公里,整理土地1.3万亩,新建水利项目58处,从根本上改变了项目区立地条件。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模式,优先保障原村群众开办家庭农场,剩余土地招引客商投资,目前已签约落地农业项目10个,成立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52个。充分利用项目区内自然梯田风光,编制了《沂蒙百花梯田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努力打造集梯田观光、赏花采摘、休闲度假、旅游扶贫示范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生活体验基地。目前全村768名贫困人口通过居家灵活就业、项目区和周边园区就业、外出务工、政策兜底等方式全部实现脱贫,村集体年增收240万元。

四、依靠就业安置脱贫户培训就业全覆盖,就业脱贫一个不少。对不愿发展产业项目、有就业愿望的贫困人口2089人,建立就业安置数据信息库,全员登记认定、全员免费培训、全员就业安置、全员跟踪管理,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整合资源抓培训,实现“愿培尽培”。整合人社、教育等多个部门培训资源,搭建县、乡、村三级培训平台,采取培训机构列单、贫困户选单、政府买单的方式,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累计举办就业创业培训班40期,培训1800余人次。多措并举抓就业,实现“能业则业”。强化贫困村、劳务中介机构、用工企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四方协作,定向培训、定向输出、定岗接收,发动72家企业建设扶贫车间,提供就业岗位3600个,吸纳贫困人口1103人。动态跟踪抓监管,实现“宜转即转”。对依靠就业安置脱贫的贫困户实行长期动态跟踪管理,确保每一名贫困人口都能实现持续就业、稳定脱贫。
   五、特困群众、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政策兜底全覆盖,兜底脱贫一个不少。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要求,多方争取政策,统筹各类资源,构建帮扶机制,确保特困群众、无劳动能力贫困户36828人脱贫有保障。设立家庭养老孝心基金,解决了6.96万名70岁以上老人基本生活问题;对建档立卡3424名困难学生,实行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全覆盖;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实行医疗费用县乡财政兜底补助;对残疾人落实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政策,对重度残疾贫困户实行护理保障;将低保政策与脱贫工作统筹安排,实现低保线与脱贫线“两线合一”;对579户1506名因灾、重病导致等钱救命、没有救助就无法生存的特殊困难群众,成立慈善总会,实施兜底式救助。已救助大病群众40人,平均每人发放救助金7.5万元,最高的达到33万元。救助其他类特困群众1920人次,发放救助金1800余万元。

几点启示:
    (一)统筹力量是基础。脱贫攻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靠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起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工作积极性。我们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统筹政府、行业和社会各个层面力量,举全县之力推进脱贫攻坚。政府层面,安排县级干部包重点贫困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驻村,机关干部包户,实现了与全县6.3万名贫困人口的无缝结对帮扶;行业层面,安排5个部门统筹5条工作专线、21个行业职能部门协同作战;社会层面,号召强企帮镇、村企结对,鼓励电商帮村、招募志愿家庭帮户,打出了脱贫攻坚“组合拳”,形成了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专项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二)资金投入是保障。推进脱贫攻坚,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作为经济欠发达县区,我们在充分用好各级专项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坚持“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将各级各类涉农资金捆绑整合,集中投放,发挥规模效益。同时,积极拓宽筹措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子”作用,吸引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向扶贫领域投放。去年以来我县累计整合涉农资金3.6亿元,县级财政安排一般公共预算资金9100余万元,撬动金融资金近10亿元支持脱贫攻坚,保障了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地。
    (三)精准施策是关键。实施五个全覆盖,对重点贫困村和“插花型”贫困村在力量配置上区别对待,对有发展能力贫困人口、因病因灾重困人口和“三无”失能特困群众在脱贫措施上区别对待,对愿意通过产业项目脱贫和希望通过就业脱贫的贫困人口在扶持手段上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避免了“胡子眉毛一把抓”,做到了措施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在五个全覆盖进一步落细落实上,通过“六逐户两逐村”,为每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户都“量身定制”了脱贫计划,做到了“一村多业、一户多策、一人多岗”,实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四)长效管用是根本。贫困是动态的,现在不贫困的群众,一旦发生天灾人祸就可能会陷入贫困;已脱贫的群众也有可能再次返贫。我们通过建立产业扶贫项目、产业化帮扶带动、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安置培训、政策兜底保障五个数据库,让现在的贫困群众和以后动态发生的贫困群众,随时都能纳入保障体系,随时都能得到所需的帮扶救助,构建起了脱贫防贫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避免了前脚脱贫、后脚返贫的现象。

 

SHARE THIS ARTICLE 分享至